崑大創媒學院USR計畫參探訪竹構建築場域 推動在地創生行動力

為深化學生對台江文化的理解,並展現竹藝作為在地文化實踐的媒介,崑山科技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執行USR計畫,4月20日舉辦「嘉義新竹_竹構探勘及學習活動」,由空間設計系及視覺傳達設計老師系帶領學生前往嘉義與新竹兩地,探訪代表性的竹構建築場域,藉由活動理解竹藝之美,以促進在地文化創生。
崑山科大創媒學院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該次由空設系郭一勤、林秀慧、廖夆淇及視傳系曾薰誼四位老師親自帶領,上午團隊首先前往嘉義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由空設系研究生介紹竹構工法如何與歷史鐵道空間融合,體現文化保存與永續建築的對話,空設系郭一勤老師也分享實地觀察竹構的結構特性、材料使用與空間氛圍,讓同學對竹構建築的機能性與美學價值有更深體會。
下午轉往新竹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復校區,探訪校園內六座竹構建築作品。這六件是「2024竹博覽會」的展出作品,特別邀請交大建築研究所所長許倍銜教授親自導覽與解說,逐一介紹建築的理念、結構工法與自然環境的整合應用,展現結合當代建築設計與竹藝技術的創新成果,具備高度文化與技術代表性。
許倍銜教授說明:「台灣擁有多達89種竹材種類,包括桂竹、麻竹、孟宗竹等,兼具結構強度、美感與快速再生特性,是本土永續建築發展的關鍵資源。在全球近四成碳排放來自建築產業的背景下,低碳建材的運用已成為建築設計的重要方向。」儘管午後天候轉雨,師生們仍堅持在雨中學習,展現對永續設計與文化實踐的高度投入與熱情。
在學習回饋的心得交流中,多位學生分享,此次行程讓他們首次深刻體會竹子在建築中的可能性,比起課本知識,實際走訪與學習,更能理解建築與土地、材料與文化之間的連結。有學生進一步指出,此行啟發他們思考如何將竹材應用於商品設計中,並對竹構建築的結構原理與工法有了更具體的理解,期待能將所學轉化為日後設計專題的實作素材。透過親身觀察與導覽學習,更加理解台江地區推動竹藝傳承的重要性。這不只是學設計,更是承接文化的實踐行動。
創媒學院院長暨視傳系主任邱國峻強調:「竹構建築不僅是材料與結構的運用,更是文化傳承與創新設計的橋梁。我們鼓勵學生透過跨域實作,將設計思維落實於社會需求,為在地文化注入新生命,也為永續未來培育更多具責任感與行動力的青年設計者。」;帶隊老師們也期望藉由活動,讓學生不只是學習建築,而是理解文化、氣候與在地材料如何融合實踐的過程,希望學生將這份體悟帶回台南,持續推動台江竹藝文化的創新與傳承。
創媒學院USR計畫「開江.破竹—台江地方創生與文化再現」是以竹構設計為介面,結合台江地區的文化生產、生態永續與居民生活三大面向,期望透過設計教育與在地實作,實現文化永續與社區共榮的目標。此次活動正是結合了永續建築實踐與在地文化學習,開啟了計畫實作的行動起點,也給予計畫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核心精神尋找方向。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06 11:19:33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