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鵝首在台自然孵化 4隻醜小鴨報到

苗栗縣汽修師范進軒斜槓經營繁殖場,以人工孵化技術繁殖出疣鼻天鵝(白天鵝),近期更有天鵝媽媽自然孵化成功,再次創下全台首例,4隻「醜小鴨」母親節前露臉格外溫馨。

范進軒自學鑽研天鵝飼養孵育技術,連續2年以人工孵化技術,繁殖出疣鼻天鵝幼鳥,並順利養育,蛻變成美麗的白天鵝,成為國內白天鵝人工繁殖成功首例。

他告訴中央社,有別於過去人工機器孵蛋,今天露臉的4隻毛茸茸「醜小鴨」,是場內天鵝媽媽親自孵化成功,再創紀錄。

范進軒表示,這次孵出的幼鳥,是由2隻自比利時進口的白天鵝自然交配,天鵝媽媽擷取繁殖場內稻草等材料親自築巢、產蛋,歷經30多天自然孵化的成果。

相較於黑天鵝會由夫婦輪流在巢中孵蛋,范進軒指出,白天鵝是由母天鵝扛責,公天鵝則在一旁警戒;過程中,天鵝媽媽不像以往1天進食3、4餐,通常孵了12個小時才起身吃東西,很快又會回到窩裡繼續孵蛋,相當辛苦。

昨天隱約可見2隻幼鳥破蛋而出,今天則是4隻一起露臉,有的毛色偏白、有的偏銀灰色,毛茸茸的模樣十分可愛,小傢伙們緊緊依偎在天鵝媽媽身邊,呈現台灣難得一見的白天鵝家族畫面,在母親節前夕更顯溫馨。

范進軒說,首批台產自然孵化成功的「醜小鴨」是正港「MIT」,適應台灣環境氣候及繁殖能力,都會比進口來得強,為國內飼養繁殖研究邁向新的里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