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大師唐美雲走進文化大學 勉勵中文系學生跨域擁抱傳統與創新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與USR計畫「北海小英雄:在地永續知識與經濟創生」於5月9日共同舉辦「歌仔戲文化專題講座」,邀請國寶級歌仔戲大師唐美雲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題,分享她多年來在傳統戲曲領域的深耕歷程,並提出對歌仔戲未來發展的創新思維。講座吸引眾多跨院系學生與戲劇愛好者踴躍參與。
唐美雲為國寶級歌仔戲大師,是國內極具代表性的傳統戲曲藝術家之一。她曾擔任河洛歌子戲團當家小生,1998年創立唐美雲歌仔戲團,長年致力於新編歌仔戲的創作,並積極嘗試結合影像、舞蹈與現代劇場等多元表演形式,為傳統戲曲開創新局。其演藝事業橫跨電視劇、電影、舞台劇等領域,深受觀眾喜愛,並屢獲大獎肯定,包括第36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第16屆國家文藝獎、第29屆傳藝金曲獎「年度最佳演員獎」、行政院文化獎及第21屆國際佛教傑出女性獎等。她以深厚的藝術修為與敏銳的時代感,持續推動歌仔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台灣傳統表演藝術的重要指標人物。
「從廟埕到劇場,再走上國際舞台,歌仔戲是一門與庶民生活緊密相連的藝術。」唐美雲分享自己從小在地方戲班耳濡目染的成長歷程,到創立劇團、進軍國際藝術節的珍貴經驗。她強調,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不應被時代洪流沖淡,而應以創新的方式重新演繹,才能與年輕世代產生共鳴。「歌仔戲可以是當代的,可以探討社會議題,可以走進現代劇場,也可以與影像、科技結合。只要保有『戲魂』,它的本質就不會流失。」她以多部新編劇目顛覆觀眾對歌仔戲的刻板印象,成功吸引更多人走進劇院,重新認識這門藝術。
唐美雲勉勵中文系學生勇於跨域學習,將語言與文學的底蘊轉化為多元的表達能力。「中文系的訓練不應只停留在紙本與書寫,更應深入劇場、舞台、影像與表演等不同媒介。當你用文學詮釋一齣戲、用詩詞描繪角色情感,傳統文化就能真正活起來。」
她進一步指出,劇場創作需要深厚的文學素養與文本詮釋能力,中文系學生若能打破學科藩籬,不僅能讓所學更具應用性,也將成為推動傳統文化創新的重要力量。「我期待文大的學生都能走進劇院,用不同視角看戲、學戲、寫戲,讓我們的文化,不只是傳承,而是再生。」
USR計畫主持人陳盈宏教授表示,本次講座以推廣傳統文化為出發點,並希望引導學生關注文化永續與地方創生,從學術走入實踐,深化學生對本土文化的理解與連結。
文學院院長王俊彥也指出,透過與國寶級表演藝術家的對話,不僅能激發學生對傳統藝術的熱情,更促進他們思考文學與藝術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與價值,讓文化的光芒持續閃耀。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09 16:44:52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