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減碳方法學通過初審 範圍限縮為鹽田漁塭
農業部、海委會提送紅樹林減碳方法學於環境部審查。審查委員強調,方法學不應只是科學研究,還應該加入管理,應全盤調整;經討論適用範圍從原本的海岸,限縮為鹽田、漁塭等,建議本案補正後送審議會審查。
環境部今天召開「紅樹林植林」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第3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根據資料,本案訂定適用範圍為「過去2年內無產業活動之沿海人工濕地(如閒置鹽田、閒置魚塭等),周遭50公里內曾有紅樹林分布之生長棲地」;參照本土其他碳匯方法學訂定最小面積為0.1公頃,試算碳吸存量仍有約4.7噸至9.2噸。
會前多名學者、環保團體到環境部前抗議,認為紅樹林不應作為復育的選項。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彰化現存的紅樹林皆是人為種植,早期沒有後續經營管理下的濫種,如今成為海岸環境災難;呼籲紅樹林應該存在於封閉環境,而不是潮間帶、河道等地區。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施習德表示,台灣沿海紅樹林的大規模分布,多為光復後大量引種的結果。2023年底,淡水河紅樹林移除計畫,水鳥、魚蟹族群快速回復;關渡地區研究也指出,紅樹林不僅導致水鳥數量減少3成,更可能引發水患,威脅防洪堤防安全。
審查委員也認同適用範圍並不明確。有委員表示,方法學不只是科學問題,還有管理問題;法律定義的「人工濕地」並不含鹽田、漁塭 ,如果要調整應該全盤調整;也建議在方法學中提出如生物多樣性的監測計畫。
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長莊老達表示,外界擔心紅樹林會「走路」、漂流到其他場域,因此要訂出邊界;超出邊界的部分,他建議一旦超出範圍後沒有移除,就沒辦法拿到減量額度。
海委會副主委黃向文指出,就算未來企業提計畫案也還是要通過審查,不是任意適用。
經多方討論,計畫主持人、中興大學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認同範圍限縮為鹽田、漁塭、廢棄埤塘。
審查委員則建議埤塘樣態多,廢棄埤塘應該要更明確規定;會議歷時約3小時,最後建議本案補充修正後送審議會討論。
環境部今天召開「紅樹林植林」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第3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根據資料,本案訂定適用範圍為「過去2年內無產業活動之沿海人工濕地(如閒置鹽田、閒置魚塭等),周遭50公里內曾有紅樹林分布之生長棲地」;參照本土其他碳匯方法學訂定最小面積為0.1公頃,試算碳吸存量仍有約4.7噸至9.2噸。
會前多名學者、環保團體到環境部前抗議,認為紅樹林不應作為復育的選項。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彰化現存的紅樹林皆是人為種植,早期沒有後續經營管理下的濫種,如今成為海岸環境災難;呼籲紅樹林應該存在於封閉環境,而不是潮間帶、河道等地區。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施習德表示,台灣沿海紅樹林的大規模分布,多為光復後大量引種的結果。2023年底,淡水河紅樹林移除計畫,水鳥、魚蟹族群快速回復;關渡地區研究也指出,紅樹林不僅導致水鳥數量減少3成,更可能引發水患,威脅防洪堤防安全。
審查委員也認同適用範圍並不明確。有委員表示,方法學不只是科學問題,還有管理問題;法律定義的「人工濕地」並不含鹽田、漁塭 ,如果要調整應該全盤調整;也建議在方法學中提出如生物多樣性的監測計畫。
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長莊老達表示,外界擔心紅樹林會「走路」、漂流到其他場域,因此要訂出邊界;超出邊界的部分,他建議一旦超出範圍後沒有移除,就沒辦法拿到減量額度。
海委會副主委黃向文指出,就算未來企業提計畫案也還是要通過審查,不是任意適用。
經多方討論,計畫主持人、中興大學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認同範圍限縮為鹽田、漁塭、廢棄埤塘。
審查委員則建議埤塘樣態多,廢棄埤塘應該要更明確規定;會議歷時約3小時,最後建議本案補充修正後送審議會討論。
- 記者: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2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