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失落,不再獨行-從哀傷中重建希望

這幾年,名人過世的消息時常出現於新聞中,無論是因病離世、發生意外身故,抑或是選擇親手結束生命,種種事件令人不勝唏噓。然而,這些突如其來的消息,最哀痛的莫過於親近的家人們,這樣的痛楚不只是惋惜,更是一場難以承受的心碎與撕裂。
喪親之痛,是生命中無法避免卻又難以承受的經歷。許多時候,一瞬之間失去摯愛,甚至白髮人送黑髮人,都像是將每個人身上最緊密連結的一部份狠狠抽離及切斷,面對親人離世是一瞬間的事,但卻會長時間縈繞心頭,難以忘懷。
當失去對於自己有重要意義的人、事、物時,會產生強烈的失落感,在面對失落時所引發的痛苦與情緒反應,就是我們所說的「哀傷」。這段歷程通常會經過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與接受。在每個階段中,情緒的波動與內心的拉扯,都是人類對「失去」這件事所做的深層回應。
許多人認為哀傷可以透過時間慢慢沖淡,但事實上,被忽視的哀傷,可能會悄悄演變成長期的心理困擾,甚至影響身心健康。哀傷治療的目的,是要幫助哀傷者重新整理與逝者的關係,找到新的意義,並在痛苦中尋得修復的可能。透過專業介入,個案可以學會自我照顧中慢慢重建生活節奏,找回內在的力量。
為了協助更多第一線助人者深入理解哀傷歷程並提供專業介入,今年高雄「張老師」中心特別邀請到國際哀傷治療權威Dr.Robert Neimeyer親自授課,舉辦為期兩天的「哀傷治療實務工作坊」。課程將介紹「複雜性哀傷」的識別方式、治療導向、介入技巧與評估工具,並結合真實案例分享,是提升專業助人實力的難得機會。課程時間為 114年6月7日至6月8日,相關報名資訊、優惠內容與課程說明,請詳閱報名表單: https://forms.gle/9T9AcK8pXCoeH2TM9 。
在人生最深的失落裡,理解與陪伴,是最有力量的支持,邀請你一同成為那道溫柔而堅定的光。高雄「張老師」中心1980依舊幫您輔導專線也同時在線上提供社會大眾心理輔導服務,照顧大家的心理健康,是民眾可以尋求諮詢的管道。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23 14:15:29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