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針療法改善複視等眼疾 中西醫合併照護更完整

高雄40歲林姓男子,近日突然出現「複視」症狀,經高醫中醫部診斷,採取眼針治療顯著改善重影,其他治療案例搭配西醫治療,成果也刊登於「中醫藥研究論叢」期刊。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天舉行記者會分享眼針療法,高醫表示,針灸常見於治療肩頸痠痛、腰背不適等筋骨問題,其實中醫針灸應用廣泛,尤其「眼針療法」近年在治療眼疾方面展現亮眼成效。

林姓男子近日突然出現「複視」症狀,看東西會出現重影,單眼在同一時間看到兩個重疊影像導致他無法專注工作,日常生活更是大受影響;經友人建議進一步到高醫中醫部求診,經2次療程後,重影現象顯著改善。

高醫副院長戴嘉言表示,眼睛是靈魂之窗,當乾眼症、視神經萎縮、青光眼等眼疾來襲,不僅影響視力,更嚴重損害生活品質,高醫治療眼疾不僅講求辨證施治,更融合純熟針灸技術,中醫與西醫兩者互補,能為民眾提供更完整照護方案。

高醫中醫部主任蔡政勳表示,中醫眼針療法屬於針灸治療一種,主要針對眼部及全身疾病進行微針刺激。醫師運用特製細軟針具,從眼眶周圍的睛明穴、球後穴等穴位直接入針,沿著眼球外肌肉層,深度可達3至5公分,藉此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活化神經與肌肉,並提升淚液分泌。

高醫中醫部主治醫師徐靖翔表示,多項研究已指出,眼針對視功能改善具臨床實證,在系統性回顧與大數據分析研究中,眼針可促進眼底微血流量與視網膜氧含量,有助延緩退化與促進視神經再生。

徐靖翔提醒,由於眼針屬深層針刺,針刺部位靠近眼球與重要血管神經結構,須不斷練習才能掌握精巧熟練手法,確保進針安全與療效,因此在操作時必須由受過專業訓練的中醫師進行,並配合眼科檢查如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視野測試等作為輔助評估。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