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嘉年華嗨翻 拉抬去年第4季演唱會經濟規模創高

2024年底,一場承載青春與回憶的「嘉年華」登場,藝人周杰倫歌聲伴隨之下,不少歌迷沉浸於音樂中。天王天后相繼舉行演唱會,歌迷大飽耳福之際,也催出「演唱會經濟」,主計總處指出,去年第4季臨時公演規模值飆出歷史新高,也順勢拉動旅宿、餐飲等消費。

2024年第4季,是許多歌迷的幸福時光。「劉太太」們心目中永遠的男神劉德華,睽違11年,再次來台開唱;香港天王郭富城火熱開演、又唱又跳,更以14首國語經典曲目施展「回憶殺」,暴擊歌迷心臟;天后張惠妹攻蛋,壓軸神曲「三天三夜」直接讓現場氣氛嗨到最高點,還一度引發「類地震」,掀起討論。

此外,亞洲天王周杰倫舉辦「嘉年華」世界巡迴演唱會,成了首位在大巨蛋演出的歌手,4場演唱會共15萬張門票,5分鐘內售罄。根據售票系統統計,周杰倫門票開賣當下,最高同時上線89萬人,足見天王威力。

大咖藝人攻蛋演唱,粉絲自然力挺,不少人特別搭車北上,一睹偶像風采。

「去年第4季演唱會效益蠻明顯的,除了娛樂消費,也會帶動零售、住宿、交通」,主計總處簡任視察王翠華表示,除了重量級藝人紛紛舉辦演唱會,尤其當巨星多年沒有來台開演唱會,歌迷會更加瘋狂,「門票不管多貴,都是秒殺」。

王翠華指出,若要看演唱會的經濟效益,最直接的指標是娛樂消費中的「臨時公演」,此類涵蓋演唱會、音樂展演、戲劇類,但以演唱會占比較高,帶動周邊經濟的效果也更強。

王翠華進一步表示,早年演唱會活動沒有那麼多,但隨著經濟穩定成長,民眾愈來愈願意在娛樂、文化等項目消費,從趨勢看來,臨時公演規模值逐步往上。

儘管COVID-19疫情爆發,一度重創娛樂活動,109年、110年臨時公演的娛樂消費連2年陷入負成長,但隨著疫情趨緩,娛樂消費也呈現「報復性反彈」。

王翠華指出,111年的臨時公演成長率直接飆出1.2倍,相當驚人,112年也有7成的成長率,基期已高的情況下,113年有了周杰倫、劉德華、張惠妹等巨星加持,年增率仍達3成,且這幾位大咖演唱會都落在第4季,使得第4季臨時公演規模值締造歷史新猷。

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指出,12月5日至8日,一連4場的周杰倫演唱會,吸引大量熱情粉絲湧入台北市,大巨蛋周邊的信義區、大安區及松山區的旅館住房率幾乎滿房,加上12月台北市有多場大型演唱會登場,住宿需求居高不下,整體業績較去年同期成長約3成,展現演唱會對旅宿業的強大帶動效果,業者也表示復甦有感。

依台北市商業處於周杰倫演唱會期間對民眾調查,活動期間平均消費(包含住宿、交通、餐飲、購物、娛樂及門票)約1萬1475元,若扣除門票,每人平均消費約6915元,整體推估演唱會期間創造的總經濟效益突破17億元,成果相當亮眼。

另外,台北大巨蛋場館內的餐廳及地下街商家也受惠於各式活動人潮,業者估算每月平均創造約8000萬元的業績。

去年第4季,臨時公演的娛樂消費寫下新高,天王天后人氣爆棚展現強大「吸金」效果,不過王翠華補充,娛樂消費疫後反彈,以及近年台股熱絡,股市財富效果讓荷包增值有感,也讓民眾勇於花錢在娛樂上。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