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聯合國2758號決議試出台灣的國際地位


【投書】聯合國2758號決議試出台灣的國際地位


李一萍/行政人員


從1月諾魯以聯合國2758號決議以及一中原則為由與我國斷交,再到520就職演説賴清德總統登高一呼「中華民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兩岸圍繞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爭論就一直頻現國內及國外媒體,這個話題雖然已經是老調重談,但是50多年來,伴隨著台灣的主權問題,一直是各執一詞,各取所需。


聯合國大會在1971年10月25日以2758號決議確了一個立場,在聯合國組織體系內,能夠出席代表全中國的,只能有一個合法的政府,而這個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但是,台灣的主權歸屬卻出現分歧,中國大陸認為這是代表台灣主權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民進黨政府認為決議並未討論台灣主權歸屬,因此台灣主權為「無主國」,屬於全體中華民國國民。因爲兩岸説法不一,於是,有了國際社會選遍站隊的現象,聯合國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俄羅斯表態「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歐盟說:「承認一個中國,不承認台灣是國家」,新加坡也說「支持一中政策,反對台獨」。美國則表示「台灣主權在決議中沒提到」。從國際表態看,多數支持中國大陸,少數支持台灣,但是「一個中國」的紅線,實則沒有國家越過。


但是,民進黨卻迷失在和美國的蜜月期中,忽視美國大選的政治因素,忽視美國對台政策的根本沒有改變。在媒體大肆報道宣傳「美國前總統川普指若陸侵台將轟炸北京」,好似台灣已經與美國深度捆綁,向民衆投餵一種「台灣有事就是美國有事」的迷湯。


其實,從歷史上看,雖然美國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台灣的主權,華府的「一個中國政策」與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有很大不同,但是美國1979年與中國建交、與台灣斷交後, 30多年時間都採取打擊台灣主權地位的立場。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在上海公開發表「三不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台一中、我們不認為台灣應該成為任何以國家為要件之國際組織的會員」。而且,台灣過去所採取任何強化台灣主權地位的作為,均遭到來自美國的反對或打擊。例如陳水扁總統2003至2004年推動公投、2006年凍結「國統綱領」、2007年提出正名倡議、2007年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投。直至2010年後,中國GDP和綜合實力位居世界第二,逐漸挑戰美國世界第一的地位,使得美國對中政策發生改變。


2019年,美國總統川普基於美國國家利益發起對華貿易戰,至此,台灣才算迎來與美國關係的蜜月期。2021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公開發表聲明,呼籲聯合國成員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體系。2023年美國眾議院外委會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案」,法案強調,「聯大2758號決議僅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不涉及台灣」。縱使美國對台政策有所調整,但是美國並未公開承認台灣獨立,或是與台灣建立實質的國國外交。


這幾年,在美國為台灣搭好的舞台上民進黨賣力舞劍,信心滿滿,理直氣壯重提回到聯合國,要求全世界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但是沒有一次獲得成功。爲什麽,除了中國大陸的影響,其實還有美國的因素。美國對台的所有改變都源於美國利益至上,而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這個現狀最符合美國當下乃至長遠的國家戰略利益,美國對台戰略模糊的根本沒有改變。因此,看准風向的同盟們不會輕易登場為台灣發聲。兩岸在國際輿論場上對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爭論,不過是一塊試金石,中國採取的強硬態度,美國的模糊説辭,以及沒有取得多數國家支持的台灣,就是大家心知肚明的答案。


然而,被高高捧起的民進黨忘乎所以,想要利用美國的支持為台灣獨立做嫁衣,使台灣逐漸失去戰略定力,失去周旋於中美的籌碼。台灣的國際地位逐漸滑向口惠而實不惠,當下,台灣標榜亞洲民主燈塔,邦交國卻只剩12個。賴清德總統就職典禮,12個邦交國中10個派出賀團,外賓總計508位。而2016年蔡英文總統就職時,22個邦交國全數派員參加,外賓總計700位。早年有航空公司改名風波,去年有希臘警告海內外官員不要參加台灣主辦的活動。今年有立院率團赴越南參與台商活動受到影響,國旗被消失、受邀名單一變再變。這些實實在在發生的事件都在證明,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受到縮限,「讓世界看見台灣」並不能改變世界各國以利當頭的站隊模式,只是讓台灣捲入更多的利益糾葛,成爲更多國家向中美索取利益的棋子,讓台灣人民背負更多的苦難。


照片來源:聯合國網站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投書】嚴防台版希特勒崛起更盼習近平莫蹈希特勒後塵


【投書】台電風雲再起,賴政府再「挺綠能」能否帶動AI革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內容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