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琦專欄】可憐台灣打工仔?
胡文琦/台灣環保文教基金會副秘書長
蕭宏榮/台灣環保文教基金會董事
就在民進黨綠委曾言「我川威武」的美國商人總統川普,控訴台灣是「小偷並搶走」美國人的工作後,最新的川普震撼是對台灣祭出「32%對等關稅」,但事實上,鮮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並說清楚、講明白這背後複雜供需的產業供應鏈關係。嚴格來說,台灣在「高科技」產業供應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上游角色」,長期以來都是為這些國際品牌商辛勤工作利潤只有「毛三到四」的苦命打工仔。
台灣打工仔不僅犧牲了自己的環境,還在長時間、爆肝的加班中的只為滿足供應商的各項要求,製造物美價廉的產品來供應給美國市場;以蘋果的iPhone 16 Pro為例,其零件總成本高達568美元,其中,蘋果A18 Pro晶片的成本約為135美元,僅占整體成本的四分之一。然而,當我們看到這些產品的售價時,會發現其實晶片的成本僅僅占其售價的十分之一,相較於台灣政府在半導體製造中投入的技術與資源,最終為美國品牌的爸爸們所帶來的巨額利潤,而台灣卻只能分得一小杯羹。這種「打工仔」的角色,不僅讓台灣在經濟上處於被動,更讓環境與勞工承受了巨大的代價。進言之,在這樣的數據背後,其實正隱藏著台灣所承受的環境污染與社會責任。
以環境隱憂為例,半導體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污染,包括空污、水污、噪音與毒化物,早已成為台灣環境的沉重負擔。從晶圓切片、蝕刻到封裝測試,每個環節都伴隨著大量的化學廢棄物與能源消耗。這些污染不僅影響著生態環境,更直接威脅到台灣居民的健康。然而,這些「環境成本」並未被納入全球品牌商的利潤計算當中,而是由台灣環境與社會默默地承擔。
此外,台灣勞工更是長期以來面臨著加班、低薪與高壓的工作環境,這些都是為了滿足品牌商近乎「類以鄰為壑」的嚴苛要求,成為每一位台灣人民所需要承擔的代價。而美國則利用其美元貨幣優勢,長期主導股市從中獲利,卻將環境與社會的成本轉嫁給台灣與第三世界,讓台灣人成為「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犧牲品,更令人感到無奈氣憤的是,現今只剩下「安心入睡、至少我們還有音樂」的賴政府,卻依然只選擇「拆東牆補西牆」的將台灣人民辛苦賺來的錢,拿來補貼給所謂受到關稅衝擊的企業,等於是用臺灣人民的納稅錢用來支持川普錯誤的政策,而讓台灣打工仔深陷這個不公平的系統當中繼續掙扎。
準此,這樣「放屁安狗心、虛晃一招」的補貼不僅是經濟上的不平等,更是對台灣人民辛勤付出的不尊重。台灣人應該得到更好的待遇與尊重,而不是成為美國川普關稅戰中「招之則來呼之則去」的犧牲品。賴清德政府實應審時度勢的制定更有利於台灣的公平貿易政策,以避免台灣有限寶貴的環境資源與勞工朋友們,成為全球化下的犧牲品並重新定位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供應鏈中的地位,才能讓我們這些辛勤工作的台灣人民獲得應有且名實相符的認可與合法權益才是。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Unspal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胡文琦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