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存廢 醫喊「看到老人就要讓」…嗆罰年輕人:不讓座去出長照公差

博愛座存廢 醫喊「看到老人就要讓」…嗆罰年輕人:不讓座去出長照公差
沈政男認為,年輕人看到老年人就要讓出博愛座。(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博愛座存廢與適用條件,掀起不同觀點與世代對立。醫師沈政男就以「生在台灣誰不累」為由,認為年輕人就是要讓位給老人,並指博愛座的問題不在適用範圍,而是優先順序。

沈政男在臉書發文直指:「很累,就可以坐博愛座?試問,生活在台灣這樣的地方,有誰不累?」質疑老年人辛苦一輩子,為何要揹負倚老賣老罵名?台灣「模仿」的博愛座標誌來源日本,也清楚標示老弱婦孺優先,因此「很累、拉肚子,算不算?當然不是啊,你看那圖案,就是要拄枴杖,也就是身心障礙,而不是你說累就可以坐」。

他除批評北捷在博愛座議題上跟著亂,造成年輕人「以為我很累,有需要,就大剌剌坐下來了。關鍵在於優先順序!你很累,有需要坐,但如果遇到老人家,就得讓座,因為他的需要超過你」。沈政男也不認同老人身體強健就不必讓座,「錯了!他年紀到了,而且自己覺得有需要坐,整體來說就是比自覺有需要的年輕人更優先」。

針對優先順序問題,沈政男以巴黎地鐵的9項優先順序:戰爭與軍事失能、失明公民、失能工作者、失能公民且無法站立、懷孕婦女、帶著4歲以下小孩的人、失能公民且站立沒有困難、帶有卡片註記他們站立有困難的人、75歲以上老年人。以及日本的優先席最早稱作「銀髮座」為例,強調國外都有清楚劃分優先順序,甚至訂定罰則。

沈政男認為,博愛座問題根本不需要修法,「在超高齡社會,博愛座大部份時候就是老人座,除非老人家說自己不必坐,年輕人才可以坐」、「如果很累、拉肚子,就可以坐博愛座,全車廂一半以上的人都會過來跟你搶了,是不是」,更指台灣處理社會議題方式,就是胡鬧與起鬨。

最後,他不認同博愛座存在所謂的世代正義,不是同樣花錢買票就不用讓座,「有多少老人家繳了一輩子的稅,老了以後因為行動不便,或者看不懂標示,根本沒辦法坐捷運」,甚至揚言,「真的,下次再不讓座,就罰那些年輕人到長照機構出公差好了」。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