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颱越來越罕見? 專家揭「頻率減少約13%」:全球暖化影響

。(圖/翻攝自臉書「林老師氣象站」)

[周刊王CTWANT] 過往根據歷年氣候統計,4月份在西北太平洋與南海地區平均都會有颱風生成,但截至今年目前為止,該區域仍未出現首個颱風。氣象專家指出,隨著全球暖化趨勢明顯,近百年來颱風與熱帶氣旋的整體生成數量已呈下降趨勢。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臉書發文指出,根據過去67年的氣候資料統計,4月間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計出現47個颱風,約佔全年總數的2.69%。雖然比例不高,但相比3月份,4月颱風生成的數量已是前一月的兩倍,顯示進入春末夏初,熱帶氣旋活躍度逐漸升高。

不過從過往路徑資料來看,4月份對台灣構成直接威脅的機率仍低。林得恩指出,根據過去114年的資料,4月僅曾有1個颱風直接侵台,顯示此時期太平洋高壓尚未鞏固,導致引導颱風路徑的環流場尚未成熟,「數量比例較低,這與當時環境駛流場中的太平洋高壓強度還不夠強可能有關。」

此外,今年迄今,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尚未有任何颱風生成。林得恩引述《Nature》期刊的研究指出,全球暖化對熱帶氣旋的影響已初步顯現。

該研究發現,過去一個世紀以來,颱風、颶風及熱帶風暴的年度發生頻率較20世紀平均減少約13%,「今年迄今,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連1個颱風也還沒形成;從《Nature》的研究發現,颱風發生的頻率,在過去1個世紀裡,有非常明顯的下降,科學家表示,隨著20世紀以來的全球暖化,每年颱風、颶風和熱帶暴風或熱帶氣旋,數量都較上個世紀下降了13%」。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