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減塑挑戰:塑膠容器苗改革勢在必行 技術瓶頸待突破
農委會林務局今年贈苗容器首度使用生物分解容器,預估年減少10萬個膠盆,長遠目標則是造林育苗容器也要使用生物分解容器,預估年減少近百萬個新增膠盆!只是,造林容器和贈苗容器性質差異大,林木育苗時間長,生物分解容器特性仍難掌握,技術門檻仍有待突破。
提到育苗容器,得先了解造林育苗過程。各林管處因應造林之需,會在苗圃播種育苗,直到能夠適應林地環境、「出栽」到造林地。這過程牽涉到怎麼讓苗木長得好,又方便搬運等複雜因素,這也影響了育苗容器的使用。
育苗容器如何出現? 「裸根苗」曾當道
農委會林務局專門委員李允中表示,造林實務上,育苗方式分成裸根苗和容器苗二種。
裸根苗是指在苗圃以苗床培育苗木,當長到可出栽種到林地大小時,直接從土壤中掘取,掘出的苗木,除了根系附著少量土壤顆粒外,整株苗木處於裸露狀態;優點是重量輕、育苗費用便宜,便於帶上山造林;但因根系無土壤或介質包覆,運送過程易造成水分快速蒸散枯萎或死亡。
花蓮林管處作業課長邱煌升也說,早期造林,多屬伐木後進行的植樹作業,林地多位處山區,苗木運送不易,而且造林所需的苗木數量龐大,因此,會在林地周邊設置臨時苗圃作為育苗用,或於林地附近設置臨時水池;從苗床挖出來的苗,就一根一根或一綑一綑的帶到林地種植,或置於水池中,保持水分,因此沒有包裝或使用容器的需求。
不過,掘苗過程對苗木是很大的擾動,根系吸收水分或往外擴展的能力都會受影響而緩慢,甚至導致根系受傷。若再加上雨勢,更直接導致造林失敗。
塑料「容器苗」便利耐用 無法分解成難題
隨著山上造林的規模縮小、造林地相對交通便利等因素,已經不再於林地附近設置臨時苗圃,而是從各林管處幾處常設苗圃,此時便於運輸、以容器裝填生長介質,固定根系及供應生長所需的養分及水分,使苗木長成符合規格及大小的「容器苗」,因應而生。
容器的使用很快就被輕便的塑膠製品取代。一開始是輕便易攜的塑膠袋,雖運輸較方便,但無法直立、易傾倒、脆化的特性,都不利於苗木培育。接著改用膠盆,其耐水不易破損、重量輕、尺寸多樣、出栽運送便利的特性,受到廣泛使用,成為近20年來育苗作業上最常使用育苗容器。
李允中解釋,各林區管理處苗圃培育的苗木,絕多數屬於多年生喬木及灌木類植物,培育時間長達1~3年,務實的做法就是使用塑膠軟盆或黑色塑膠袋;另少數綠美化大型苗木,則使用8寸或6寸的不織布袋為育苗容器。
由於塑膠容器為不易自然分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因此苗圃裡會重複利用、廢棄後則回收利用;各林管處執行造林工作時,也會要求廠商將育苗容器集中堆放,並於完工時一併將育苗容器清除。
南投林管處作業課長何學哲即指出,造林後尚無破損的軟盆,都由廠商集中回收利用;而破損或其他不堪用者,也於契約規定造林或育苗廠商集中後運棄,不能留置於林地內造成污染,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循環農業幫上忙? 生物分解容器 關鍵在於分解速度
雖然如此,林務局仍希望各林管處根據各苗圃育苗的技術改進,以循環農業的角度,朝向研發農林廢棄物,發展生物分解的育苗容器。
只是,生物分解容器通常重又價格高,加上台灣氣候潮濕多雨,分解速度往往難以掌握,從3個月至1年不等。假設苗圃環境條件高溫、多雨,或澆水頻繁,將加快分解速度;又若因此使苗木土球裸露,也不利於出栽或繼續留在苗床培養管理,而且不同樹種培育過程,對於水與濕度的需求也不同,至今仍未能掌握分解速度,因此在育苗實務上難以採用。
目前,林務局嘗試接洽從造林到製材一條龍的永在林業公司,用來生產菇類的太空包,廢棄後,也許能透過升溫壓模技術,混合肥料做成穴植管,栽植到林地後自然分解還能成為養分來源。但無論是成本——這些具有森林協會認證的FSC菇包,即使廢棄,用來堆肥仍深具經濟價值——或分解時間仍有待解決,因此只能持續監測、累積經驗,放眼未來。
另外,花蓮林管處作業課長邱煌升已展開紙漿盆試驗,他將所學運用在實務工作上,不但與民間業者合力研發出紙漿盆,初期試驗於台灣火刺木、車桑子、椬梧、小葉黃鱔藤等草本植物育苗,在一些友善環境的生態造林計畫上嶄露頭角,花蓮溪月眉大橋南側高灘地上,目前苗木成長情況都令人滿意。
邱煌升說,目前生態造林的區位都在平地、交通可及性高,若能掌握紙漿盆分解速度在6~9個月間,讓主根系順暢的往下走,並即時出栽,使用上就不會有問題。他持續監測紙漿盆分解速度,期待能得出理想的結果。
紙漿容器環保卻造價高 平衡花費兩難
可分解容器的研發有多迫切?以花蓮林管處為例每年約新增18~20萬個塑膠製品;東勢林區管理處每年新增5~15萬株育苗,其他六個林管處的需求也不在少數,每年需種到林地的苗木,往往數十萬至百萬棵計。明知產量大能降低成本,卻因無法掌握紙漿盆特性,至今仍只能試驗性的小量生產,造價往往是膠盆的數十倍。
如何兼顧環保減碳與經濟,成為一大挑戰。新竹林管處作業課長林純徵表示,雖然支持這項政策,然而生物分解容器技術不成熟、花費高都不容忽視;環保減碳相當重要,但造林花費來自公帑,兩者如何平衡須務實以對。
這篇文章 造林減塑挑戰:塑膠容器苗改革勢在必行 技術瓶頸待突破 最早出現於 台灣地球日。
- 記者:admin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