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古蹟的回顧與前瞻:台北植物園腊葉館 特展展出台灣植物研究歷史風華

昨(19日)歡慶落成百年的台北植物園腊葉館,是台灣第一座專為收藏植物材料而建立的植物標本館,不只忠實呈現台灣植物的探索歷史,也曾是台灣植物學研究的里程碑。如今100歲、身為市定古蹟的腊葉館轉型為展示館,並在2020年獲得台北市第一屆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譽揚獎。適逢百年慶推出的腊葉百年榮光展,展出一系列歷史文件、出版品與當代藝文創作,包括重現植物分類學家廖日京的工作桌景象。 植物研究不需再遠渡重洋 台植物標本多達56萬餘號 台北植物園內的這棟二層紅磚小樓,當年稱為腊葉館,在1924年5月20日落成。當時台灣已累積近6000種、3萬餘份的植物標本,亟需一個專業存放空間,對採集植物標本的博物學家、植物學家及技術人員而言,腊葉館是他們畢生努力的辦公場所。 從成立最初的3萬份標本中,可以見到1896年東京帝大的牧野富太郎和大渡忠太郎來台採集的植物。1904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設立「有用植物調查系」,由川上瀧彌擔任主任並進行植物採集,早田文藏分類鑑定後整理目錄,並研究植物的潛在用途。1910年川上與木村德藏、相馬禎三郎及大島正等人,發起並組織「台灣博物學會」,每年約二次的採集旅行,也成為台灣早期植物標本的來源,是當時日本順應西方潮流發展自然史與博物學的痕跡。 1945年國民政府接管台灣,林渭訪先生就任林業試驗所(林試所)第一任所長。當時認為森林植物地理分布及植物生態與林業關係密切,...
百歲古蹟的回顧與前瞻:台北植物園腊葉館 特展展出台灣植物研究歷史風華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