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追求完美修剪草坪 低維護、省水的「草原化造景」成園藝新風潮

許多美國家庭門前都有一塊象徵「門面」、綠意盎然的草坪,必須修剪得整整齊齊,否則可能引來鄰居側目或投訴。如今,一股園藝新風潮草原化造景(Meadowscaping)正悄悄興起,越來越多家庭選擇放下割草機,改以野花、草叢來打造更自然、更友善生態的庭院。


不再追求完美修剪草坪 低維護、省水的「草原化造景」成園藝新風潮


看似不修邊幅的草原化造景(Meadowscaping)正蔚為風潮,但其實暗藏許多巧思。示意圖。照片來源:andrew k/Flickr(CC BY-NC-SA 2.0)


蜜蜂蝴蝶回來了 草原化造景提升生物多樣性


草坪是現代城市景觀的綠化象徵,覆蓋了美國都市土地面積的23%,也占全球城市綠地中約七成以上的開放空間。然而,這些看似綠意盎然的草坪不但需定期修剪、仰賴化學肥料與殺蟲劑維護,還極度耗水。根據美國環保署(EPA)統計,美國每天光是維持草坪就消耗了近90億加侖的水資源。


以模擬自然草原為理念的「草原化造景」正逐漸興起。相比於傳統整齊劃一的綠色草坪,取而代之的是充斥著草叢、野花與香草的自然景觀,不僅更貼近自然樣貌,也強調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平衡。


這些草本植物(non-woody plants)耐旱、生命力強,還能為蜜蜂、蝴蝶等授粉昆蟲提供棲息空間。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物學教授強森(Marc Johnson)便在自家庭院改造草坪、打造出小型的授粉者花園,第一年就吸引到原本未曾出現的授粉昆蟲,對提升生態效益的即時成效可見一斑。


草原化造景的優勢,不僅在於減少澆水與修剪的需求,還包括為城市帶來的多重環境效益。這些植物的根系通常比傳統草坪植物更深,有助於固定土壤,降低暴雨期間地表逕流的集中程度,進而減少洪水風險。同時,這些植物也具備較強的空氣淨化與噪音隔絕效果。




不再追求完美修剪草坪 低維護、省水的「草原化造景」成園藝新風潮


許多人會在自家花園為授粉昆蟲打造棲息地。照片來源:Sara "Asher" Morris/Flickr(CC BY-NC 2.0)


草原化造景如何著手?


想要加入草原化運動,是否需要翻整整片草皮?事實上不必一步到位,許多專家建議從局部改造開始,例如,放任庭園一隅「自由生長」,或是在角落種下適合當地氣候的野花種子。初學者可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 尋找陽光充足的地方:草原植物需要充足的陽光,每天至少需要6小時的日照。

  • 選擇適合本土的原生種植物:清除雜草後,優先選種適合授粉昆蟲棲息的原生種、或適應當地氣候的多年生植物。

  • 適當維護並耐心等待:草原植物通常需要一年以上才能完全長成,起初幼苗需要定期澆水,但景觀一旦穩定,後續每年僅需一兩次輕微修剪就好。


  • 和多數永續園藝概念一樣,草原化造景不需要大費周章就能實行。不過,園藝專家詹金斯(Fiona Jenkins)提醒,若不定期修剪,強勢入侵種植物可能壓制較脆弱的野花,降低多樣性。此外,初期除草與植物選擇需投入時間及做好功課,對於新手可能是一大挑戰。


    化解對「雜亂無章誤解


    儘管草原化造景的優點眾多,推動過程中仍須克服社會文化障礙。在美國許多社區中,整齊修剪的草坪仍被視為「好鄰居」的象徵。一些地方法規或社區協會對前院或路邊草坪的外觀有明確規範,因此動手打造草原花園前,務必先確認相關規定。




    不再追求完美修剪草坪 低維護、省水的「草原化造景」成園藝新風潮


    在美國許多社區,整齊劃一的草坪仍常被視為「好鄰居」的象徵。照片來源:Tom Jackson/Flickr


    來自賓州的草原化實踐者庫柏(Sara Weaner Cooper)建議,可以在庭院顯眼處設立說明立牌,並附上聯絡方式,主動與鄰居溝通,降低疑慮、避免衝突。


    賓州是少數積極推動改造草坪的州政府之一。早在2020年,該州自然資源部就啟動相關計畫,並提供少部分資金補助。最初在賓州東部推動的成效良好,去年已擴展至賓州西部地區。


    「草原造景是一股新趨勢,人們正在逐步接受,」詹金斯指出,房主開始拋棄對「完美修剪草坪」的執著,轉而追求更自然、貼近原野樣貌的景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 記者: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文:許祖菱(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 更多生活新聞 »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