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青年返鄉再造 中山大學藝管所「中洲津餘祭」協力地方創生


幫助青年返鄉再造 中山大學藝管所「中洲津餘祭」協力地方創生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師生2021年於旗津創辦「中洲津餘祭」裝置藝術節,獲在地居民與觀光遊客好評迴響。藝管所學生謝鳳儀續以「中洲津餘祭2.0」計畫獲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高雄市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審查肯定,策畫社區藝術節裝置藝術與導覽、工作坊講座,並梳理文史資料,發行旗津中洲首本刊物《津洲刊》,期望發揮青年返鄉力量,挖掘在地豐富文化。


旗津中洲俗稱「中洲仔」,過去曾經是能捕萬尾烏魚、近海養殖之地,但因高雄港及造船工業的汙染影響而逐漸沉寂。做為與高雄有從屬關係的旗津島,中洲的發展受限於高雄港,僅透過前中航線與過港隧道維繫,失去相連的土地,衍生因遷村導致村落文化的遺失,以及環境汙染等問題。


2021年在中山大學藝管所所長謝榮峯課程帶領下,進行「中洲・津餘祭」系列策展與導覽活動,此為首次在旗津中洲辦理的裝置藝術節。中洲津餘祭的名稱來自於津波(海浪)之後的餘韻,意指在海路強盛、漁獲豐沛之餘,提供一個從旗津南方觀看旗津的視角,並試圖以此討論旗津地區南北發展不均的現象,透過社區藝術節的辦理,呈現旗津多元的文化,將居民對中洲的文化、情感認同再次凝聚。團隊規劃以藝術介入社區,關注街區產業與歷史、強化社區認同、改造社區環境景觀、創造社區價值,更期望民眾發現更多的旗津,重視遺留下的海廢問題以及看見漁村巷弄間的社區文化。


當時便為團隊成員之一的謝鳳儀為半個旗津人,起初是為了外婆葉王素鶯女士才返鄉回到中洲,與所上共同參與策劃與執行。有別於旗後觀光商業的型態,她認為中洲仍有許多文史記憶等待發掘。有了先前的執行經驗,「中洲津餘祭2.0」以社區藝術節作為展演形式、文史資料收集為骨幹,更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涂懿文合作,共同梳理旗津中洲在國家政策發展下的處境,以遷村建置中興國宅、社區居民空間觀等為文史調查主題,將中洲居民普遍的傳統聚落空間觀保留下來。另配合姓氏宗祠、廟宇分佈的關係,將中洲社區的紋理呈現,並發行第一本自旗津中洲發跡的刊物《津洲刊》。


藝術節中也邀請藝術家將文史調查及與社區相處的素材,做為藝術創作的靈感基石,例如藝術家呂昀珊在海邊設置作品「你今天看海了嗎?」,利用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史料,以繪製方式模擬舊報紙的型態後,將繪製後透明壓克力片層層堆疊,呈現在椅子上;藝術家黃振峰則以「生活慶典」作品,回應中洲社區以同姓聚落為主的居住方式,並以宗祠作為血緣、地緣聯繫的重要一環。藝術家蘇睿豪以擅長的動力裝置帶來「海平面以下」作品,將蟹籠固定在紅外線感應裝置上,當人靠近時裝置便啟動。另一件作品「艙」則撿拾海廢保麗龍,重新雕塑成家具,講述漁村勞動環境與老宅之間的關聯,轉化漁民過往的生命經驗。



幫助青年返鄉再造 中山大學藝管所「中洲津餘祭」協力地方創生


除了藝術家的創作,藝術節中也包含民眾參與的作品,例如社區長照中心的共同創作、民眾參與的肢體舞作與影像紀錄等。為落實「文化永續」精神,展品以能回收、重複使用材料為主,雖然大幅增加策展的難度,但也更能展現共創健康海洋環境及資源永續利用的決心。


謝鳳儀認為,在學期間除了修習專業課程,累積實作經驗也非常重要,透過課程學習進入社區,參與美學教育,「在社會中練習,在社區中實作」是很重要的資歷。因此,她也非常感謝指導教授謝榮峯的帶領,讓她除了修習專業課程外,有機會踏入田野參與實作,匯聚多元觀點、累積社會資本。「中洲津餘祭2.0」計畫的執行,除了難以割捨的血緣連結,更是她想為漁港文化式微、高齡化的中洲社區盡一份心力的展現,未來她將持續挖掘、推動在地文化復興。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