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舉辦都市更新論壇 匯聚產官學能量 深化民辦都更推動策略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舉辦「高雄市民辦都市更新推動與未來展望論壇」,邀集近20位專家學者、政府機關代表、民意代表及專業公會理事長共聚一堂,深入探討如何強化民辦都市更新的推動機制,以及「高雄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未來在都市更新體系中應扮演的角色。
論壇邀請國立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賴碧瑩教授與臺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夏翠蒂主任擔任引言人。賴教授指出,高雄市近年在公辦都更方面成果豐碩,包括特貿三招商金額高達680億元,以及機20、左營高鐵科技之心、岡山行政中心重建等重大案,總投資額已突破1,000億元,除翻轉城市風貌,更為經濟與就業注入新動能。
在民辦都更推動方面,高雄市自110年起陸續推動「都更168加速審議機制」、「588專案輔導計畫」、設立5處區域型工作站、提供最高150萬元先期整合補助、舉辦都市更新科普講座等多項措施,獲得民間高度肯定與回響。
夏翠蒂主任則分享多項實務案例,指出都更的成敗關鍵在於專業團隊的整合與溝通能力,建議中心應聚集跨領域人才與業界夥伴,並強化內部人員的協調與協商技巧,建立長期專案陪伴制度,有助於案場整合與住戶共識建立。她強調,與民間的協商過程應秉持公開、公平與彈性原則,才能建立良好互信基礎。
與談專家學者與地方民代也提出建言,包括因應近年人口向北移動趨勢,南高雄應加速導入優質產業、降低開發商風險,透過稅賦優惠與金融支持提升民間參與誘因;亦可仿照新北市模式,由住都中心組成都更聯盟提供更新會專業支援,針對大型弱勢社區導入全案管理,擴大政策成效。
吳文彥局長表示,目前亞灣地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正積極進行,市府將透過開發誘因吸引具競爭力的新世代產業進駐,為南高雄帶來穩定住宅需求與發展動能。他指出,雙北與國家住都中心的推動經驗,將是高雄未來發展的重要借鏡;而住都中心成立初期,應善用業界資源,透過公私協力建立開發模式與實務經驗,逐步提升專業力並深入社區,強化協商溝通、培養同理心,與居民共同建立願景,推動都市更新穩健前行。
吳局長強調,都市更新早已是刻不容緩的城市課題,但不應僅止於「拆舊建新」,更應著眼於居住環境改善、土地價值提升與城市機能強化。他表示,高雄即將成立「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未來將持續推動知識普及與資訊透明,建立互信合作平台,讓業主、專業團隊與投資開發者都能安心參與,共同促進高雄的永續發展與城市進化。
- 記者:今傳媒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