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建築美學! 水湳經貿園區新地標 逢甲大學共善樓2/16落成啟用

世界級建築美學! 水湳經貿園區新地標 逢甲大學共善樓2/16落成啟用

【 大成報記者吳非羽/臺中報導 】座落於臺中市水湳經貿園區、投資逾50億元的逢甲大學「共善樓」,2/16舉辦啟用典禮,為逢甲創校以來最大規模的建設案,鄰近中央公園與臺中國際會展中心,未來將成為連結教育、社區與產業的核心場域;臺中市長盧秀燕、副市長黃國榮親自出席典禮,並肯定逢甲在創新教育、產學合作及低碳永續領域的卓越貢獻。



逢甲大學「共善樓」由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歷時多年建設的地景建築正式落成,象徵臺灣高等教育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一步。而共善樓採用「負建築」理念,以低樓層、環境融合的設計,打造臺灣首座真正與自然共生的校園建築, 也成為水湳經貿園區一大亮點建築。



尤其該地標性建築,不僅象徵逢甲的發展新里程,更與水湳經貿園區綠色智慧的永續願景相呼應,並與中央公園北側的綠美圖、會展中心南北相望,共同構築出臺中最美天際線。



值得一提的是,共善樓的建築細節,堪稱展現了非凡的技術挑戰。主要結構由 191 支鋼樑組成,每一支尺寸皆不相同;1,750 片玻璃帷幕中涵蓋 1,000 種不同規格;4,900 片日檜木格柵則細分為 3,400 種尺寸變化。



而最具隈研吾建築特色的飛簷,在 1,183 片倒吊板中,就有 1,100 種不同尺寸。這些數字充分展現了共善樓對細節的極致講究;也意味著施工過程充滿挑戰,每一個構件都需經過細緻計算與精湛工藝,才能最終呈現這座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建築美學的獨特地標。



因此,這項工程由曾打造「世界最難蓋」的臺中國家歌劇院的麗明營造承攬建造,建築團隊以卓越工藝、忠實呈現隈研吾的設計理念。



3年間,團隊不僅面對疫情與國際局勢動盪帶來的變數;更克服了材料選擇、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上的重重挑戰。在歷經 947 天的施工及無數次的會議後落成,為臺中天際線再添一座令人矚目的建築傑作。



共善樓內部規劃,則兼具智慧學習與藝術文化功能,包括搭載全球連線系統的大講堂、三面環繞高規格吸音設備的演藝廳,以及21間多媒體互動教室,提供學生更具創新與國際視野的學習環境;該建築並通過低碳建築認證,未來60年將減少近2萬噸碳排放,展現逢甲在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方面的決心。



這座融合自然與創新理念的地標,不僅是全臺首座校園地景建築,更是全國唯一專為學生學習量身打造的場域,提供沉浸式的世界級建築體驗,為學習環境樹立全新標竿。在少子化的挑戰下,逢甲仍堅持深耕教育,不僅展現對未來的遠見與信心,更為高等教育注入創新活力,打造兼具美學、永續與智慧學習的環境。



教育局指出,逢甲多年來在國內外排名屢創佳績,在「QS世界大學永續排名」中蟬聯私立大學第一、並榮獲「國家永續發展獎」,足見該校在人才培育與社會責任上的努力與成果;市府期待未來與逢甲深化合作,共同為臺中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教育環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2/16典禮現場貴賓雲集,包括盧秀燕、黃國榮、立委廖偉翔、議員黃馨慧、教育局長蔣偉民、民政局長吳世瑋、建設局長陳大田、逢甲大學校長王葳、建築師隈研吾團隊代表、產學界領袖及多所大學校長等人,都共同見證這座具備環境友善與智慧學習特色的新地標正式啟用;市府也將持續與學界攜手推動教育創新,讓臺中成為國際化、高品質的學習城市。


世界級建築美學! 水湳經貿園區新地標 逢甲大學共善樓2/16落成啟用

世界級建築美學! 水湳經貿園區新地標 逢甲大學共善樓2/16落成啟用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