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續曲 中醫大附醫器官捐贈感恩追思音樂會 感動人心

【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於3/29,舉辦器官捐贈感恩追思音樂會,邀請捐贈者家屬、受贈者與家屬共同追思,衛生局長曾梓展、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副執行長潘瑾慧,也到場表示感念。曾梓展表示,對於捐贈者和家屬而言,要做出同意器官捐贈的決定是相當不容易的選擇,感謝捐贈者及家屬中,的無私奉獻、將悲傷化為大愛,讓受贈者得以延續這份溫情,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發光發熱;也祝福所有接受移植的病友活出精采人生,以愛接力、開展新的生命旅程。
這場別具意義的音樂會上,中醫大附醫社工室在現場播放影片《乘著海風思念》,講述捐贈者和受贈者間溫馨感人的故事。器官移植中心榮譽院長鄭隆賓,也帶領與會者共同演唱「感恩的心」及「感謝你的愛」;並由中醫大弦樂團及林照虹老師帶領黑元素室內合奏團,奏出生命延續的美麗樂章。會後與會者更前往「器官捐贈紀念牌」前,默禱並獻花以追悼摯愛的親人,場面溫馨感人。
而捐贈者中,徐先生過去多在工地工作,長時間體力勞動及頻繁飲酒,讓健康亮起紅燈。幾年前,因中風導致行動能力受損、無法繼續工作。某天他在家中突然失去意識、送醫後診斷病情不佳,經討論後家人決定不再延續治療,並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DNR)。當醫師告知符合器捐條件時,家人決定在人生的最後一刻,讓徐先生的眼角膜能夠遺愛人間。
至於受贈者裡,田女士是一名B肝帶原者,一直以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定期檢查;在某次健檢中發現肝功能異常,被診斷為肝硬化並合併食道靜脈曲張,不幸罹患肝癌、且病情急速惡化;因家裡並無合適捐贈者,只能上器官移植登錄中心等待肝臟移植的機會。
過程中田女士與家人承受了巨大的焦慮和壓力,期間也發生多次肝性腦病變,每每措手不及;所幸在鄭隆賓團隊的建議下,替田女士進行肝臟移植手術而逐步恢復健康。
田女士的先生也特地在追思音樂會上,代表肝臟受贈者致詞感謝捐贈者無私奉獻的大愛;同時也向鄭隆賓及其醫療團隊表達由衷的感激,感謝專業醫治與無微不至的照顧、才能讓更多人獲得健康重生的機會。
也是腎臟移植受贈者的Teddy,因曾罹患罕見疾病導致腎臟衰竭;但疾病的打擊、從未影響他成為歌手的夢想,樂觀積極的態度,更讓他在腎臟移植後、迎來生命的曙光!
3/29在音樂會上,Teddy一手彈吉他演唱歌曲《看見世界》,唱出了對夢想的不懈追求,並感謝捐贈者的大愛;歌詞中,展現對未來、會用倔強不畏懼考驗的態度,無論多麼艱難、都會堅定信念,一步步朝夢想勇敢邁進!
鄭隆賓表示,目前台灣有11,436名病人在等待器官捐贈,其中肝臟移植的等待人數為929人、腎臟移植等待人數更高達8,719人;隨著等待時間延長,許多器官衰竭的病人無法等到捐贈。他呼籲大家踴躍響應器官捐贈,讓即將殞落的生命能夠延續下去、並讓愛在人間永不熄滅。
衛生局透露,依據衛福部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資料系統數據顯示,去年台中市器官捐贈簽署推廣簽署達5,072人;而中國醫大附醫推廣1,421人、佔28%,是全市最大的推手。曾梓展於會中肯定該醫院的努力,無論是在推廣簽署或提供專業的移植技術,都全心投入、不遺餘力,讓有限的生命、發揮無限的價值。
衛生局說明,人體的心臟、肝臟、肺臟、心肺、腎臟、胰臟等器官,以及眼角膜、皮膚、小腸、心瓣膜、血管、軟骨組織、肌腱、骨骼等組織,皆可捐贈以救助有需要的病患;一位捐贈者就能幫助許多人、讓無數家庭受惠。
此外,依照「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捐贈者完成捐贈後,其配偶或三親等內血親如有器官移植需求,將有優先獲得大愛器官捐贈的機會;捐贈器官不僅是造福他人、更是留給家人的無價禮物。
曾梓展表示,他非常支持器官捐贈的助人理念,希望藉由這次的音樂會活動,在感念捐贈者延續生命的同時、鼓勵更多民眾響應,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為自己和他人做出大愛的決定。台中市各衛生所及醫院皆設有簽署服務窗口,民眾也可利用衛生福利部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資訊系統( https://hpcod.mohw.gov.tw/HospWeb ),進行線上簽署。
衛生局補充,另外衛生福利部推動的器官捐贈聲紋卡( https://www.organ-donation-voice.tw/sign-in ),也提供了錄音功能,以記錄下捐贈意願、在關鍵時刻播放,讓在世親人能夠聽見捐贈者的想法及決定,撫慰其不捨與悲痛、進而協助完成器官捐贈的心願。


- 記者:大成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