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竹縣課程博覽會開幕 科展7作品出線征戰全國

2025竹縣課程博覽會開幕 科展7作品出線征戰全國

【互傳媒/記者 宋旭志/新竹 報導】新竹縣舉辦「2025新竹縣課程博覽會」,以「AI共備展創新,自主學習領未來」為主題,展現跨域整合、在地創新、科技應用和國際教育的豐碩成果,自5月17日至7月9日舉辦近兩個月的實體展演和線上論壇等系列活動,竹縣教育局今(21日)辦理開幕儀式,並同步舉辦第65屆國民中小學科展頒獎典禮,期待為孩子們創造更多可能,呈現新竹縣教育的亮麗風貌。

縣長楊文科高度重視課程博覽會的辦理,肯定教育局的整體規劃、學校團隊的全力投入,以及教師專業實踐與家長支持的共同努力。他表示:「教育是縣政最核心的投資,透過課程博覽會公開展演教學成果,是展現我們教育實力與創新能量的重要機會。」

課程博覽會開幕儀式今(21日)下午1時30分在六家國小活動中心盛大舉行,並與第65屆國民中小學科展頒獎典禮同步進行,吸引縣內優秀科展團隊與師生達400人共襄盛舉,場面熱鬧溫馨。

教育局長楊郡慈指出,課程博覽會不僅是教學成果的舞台,更是推動教師專業成長與深化學生學習的核心策略平台。從課程設計到教學實踐,教師透過社群共備與跨校交流展現專業力,打造符合未來需求的學習情境;學校則全方位整合行政與教學資源,落實課綱精神與在地特色,讓學習扎根在真實情境中。

本次博覽會依循3C精神——Context(在地脈絡)、Cross(跨域整合)、Connection(國際連結),整合十二項具代表性的活動,涵蓋三大主軸。首先,在「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面向,包括課程博覽會開幕典禮、國教地方團亮點說課、高中創意共享精緻說課、名師講堂暨典範學校分享,以及清華AI+STEAM學校跨域課程發表會,全面呈現學校教學現場的創新歷程與成果。

其次,在「親子共學與數位應用」部分,安排登山下海學國際、EdTech數位學習體驗展與創客樂學科技營,邀請家長走進孩子的學習場域,透過實作與體驗一起感受學習的溫度與深度。最後,為深化多元文化與教育公平,規劃雙語驅動AI新世代、同心「原」族群文化學習,以及偏鄉共學創非凡計畫成果發表,呈現新竹縣對偏鄉、原鄉與雙語教育的長期耕耘與價值實踐。

所有活動不僅串連縣內學校特色,更結合大學專業資源、部會政策與在地社群,打造跨學制、跨領域、跨族群的教育實踐場域。家長可透過教育局臉書專頁與課程博覽會網站https://reurl.cc/paKx7l獲得最新活動資訊、直播連結與回放內容,即時掌握學生學習脈動,也能成為教育創新的重要夥伴。

科展頒獎部分,本屆區分數學科、物理科、化學科、生物科、地球科學科、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一)~(三)等八大類科。教育局特別遴聘各領域具有專業背景之學者及現場教育工作者所組成的評審團進行評審,初審就發現許多參賽作品超齡表現,印證新竹縣科學教育的長期扎根與推動成效。

最終七件作品獲選將代表新竹縣參加七月份的全國科學展覽會,分別為(一)數學科:自強國中—真是知「面」、知「心」又識「高」的雙心多邊形!;(二)物理科:興隆國小—果凍視界:看不見的頻率,看得見的「聲影」;(三)化學科:興隆國小—「廢」盡其用-運用廢棄物特性製作環保板材之研究;(四)生物科:成功國中—巢居穴處—蟲菌穴分布特性與影響因素分析;(五)地球科學科:興隆國小—「杯」請「霧」入-仿生集水表面應用於台灣山區霧氣捕捉研究;(六)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一):私立康乃薾中小學—太陽能,電來電往;(七)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三):私立康乃薾中小學—「黍來寶」玉米廢棄物的隔熱與防撞緩衝包材應用。

在團體積分排名結果方面,國中甲組由勝利國中榮獲第一名、東興國中第二名、成功國中第三名;私立康乃薾中小學同時獲得國中乙組及國小組第一名兩項榮耀;國小組第二名及第三名則分別由興隆國小與新湖國小摘下。教育局特別感謝各校致力投入科學展覽與研究創作領域,也期勉推動科學教育的成果能夠在新竹縣遍地開花。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