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羅228紀念專題講座 謝如欣從藝術談臺巴的白色恐怖世代

(謝如欣228專題講座吸引僑胞熱烈參與)
聖保羅僑界22日舉辦二二八紀念專題講座,邀請到巴西被壓迫者劇場學會(GESTO)亞洲區代表謝如欣博士,於聖保羅僑教中心開講「歷史的傷痛:細說臺灣與巴西的白色恐怖世代」,以表演藝術及相關電影為媒介,深入淺出介紹臺灣與巴西在二戰後經歷的極權政治歷史,吸引巴西主流社會及各年齡層僑胞熱烈參與。
228紀念不再是單一歷史事件的追思,亦是臺灣人權進步的象徵。講座主持人巴西臺灣同鄉會長莊海定表示,舉辦228紀念專題講座的目的在讓海外僑胞透過認識過去悲傷的歷史,避免重蹈覆轍,以追求自由人權的保障。莊海定說,臺灣與巴西都曾經歷被迫害的歷史,今年特別邀請到對台灣及巴西兩地白色恐怖歷史有深入研究的戲劇學者、臺巴藝術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謝如欣,融合臺灣與巴西的電影及藝術文化,探討兩地分別經歷過相似的白色恐怖的經驗,進而對當代藝術思潮的影響。
(聖保羅僑教中心主任尤正才強調,開設講座的目的在透過歷史重申人權,並提倡民主國家自由制度的重要)
講座開始前,謝如欣先播放具臺灣意象的歌曲「島嶼天光」,讓提前抵達的民眾透過臺語歌曲進入家鄉的氛圍,隨即以第一部獲聖保羅國際影展青睞的臺灣虛擬實境短片《無法離開的人》,將臺灣與巴西受迫害者共同承受過的殘酷刑求模式做串連,細談臺灣的動員戡亂臨時條款,與巴西軍政時期發佈的五號憲令(ATO-5),如何形成兩地的白色恐怖世代。謝如欣表示,巴西正是因為軍政時期的迫害,掀起了熱帶主義的浪潮、被壓迫者劇場的興起,藝術家流亡在外,以音樂、戲劇及新電影傳播人民對自由的渴望,這些熱情的巴西文化因此散播世界,鼓舞各國新一代藝術家重視民主人權的思潮。
臺灣雖然到解嚴後,才從《悲情城市》開始拍攝 228主題電影,但包括侯孝賢、楊德昌等導演掀起的新電影浪潮,卻激起了影視後輩更加重視這段過去不可說的歷史傷痛。這些年謝如欣也在巴西陸續舉辦臺灣電影展,透過這些大師級的電影,讓巴西觀眾認識遠在地球另一端的臺灣歷史文化,去年更有聖保羅大學電影系的學生,為了研究侯孝賢系列電影的時代背景,深入撰寫臺灣白色恐怖的史觀。
(聖保羅大學電影系學生進行侯孝賢電影時代背景研究)
此外,謝如欣還介紹新生代導演徐漢強,如何改編白色恐怖主題電動遊戲,將帶有愛情、政治、白色恐怖的屠殺等元素,拍攝真正的恐怖片《返校》,吸引新世代觀眾對史實的關注。另外還有周美玲拍攝第一部以女性思想犯為主題的《流麻溝十五號》,最後再從鍾孟宏拍攝《餘燼》的目的,探討認識歷史的重要性,唯有先了解,才能去理解那個世代,進而達到反省與和解,甚至原諒。
謝如欣以《餘燼》主題曲《北方來的人》做為結尾,她認為這首歌相當切合身處海外的移民,數十年前,一群有著不同背景的人,因為各種理由從北方來到臺灣落地生根,而接著的數十年,又有著新一代的人們從臺灣走到地球另一端的巴西,尋找下一代的應許之地。謝如欣表示,講座特別準備臺灣傳統點心紅豆餅,目的在呼應巴西傳統美食黑豆燉肉(Feijoada),包括被壓迫者劇場創始者波瓦(Augusto Boal)及其他軍政時期流亡的巴西政治犯,在異鄉想念的就是黑豆燉肉,而同為豆類的臺式點心紅豆餅,亦是海外僑胞解鄉愁的那一味。在同樣擁有多元混合文化的兩塊土地,不能遺忘的是根源的歷史,更不能放棄在世界各個角落對自由、人權平等的追求與吶喊。
聖保羅僑教中心主任尤正才強調,謝如欣博士本身的博士論文就是以被壓迫者劇場為研究,舉辦 228紀念講座的目的正是為了經由對歷史的敘述,重申人生而自由、反壓迫、並提倡國家應以民主與自由為制度的重要,此次的講座讓與會觀眾透過視覺與音樂的饗宴,認識臺巴白色恐怖的歷史,再進一步從藝術作品的再現,吸引新生代從對歷史的教訓與當今社會現象,對自由民主與人權更加重視並反思。
(聖保羅聲音及影像博物館(MIS)製作人Giovani Caldana參與228講座及會後座談)
本身為228受害者的鞠小卿在講座後座談分享,她的母親在懷她三個月時被捕入獄,她於 1951年出生自桃園龜山監獄生活到 4歲,在臺灣生活 24年,在巴西超過50年,這次的講座讓身為基督徒的她很感動,她很感恩自己活了下來,臺灣和巴西都是她生命中的應許之地,講座中所提到的了解歷史、對時代的諒解、與自己和迫害者之間或是對歷史造成的傷痕和解,正是她這些年的感觸,也希望大家一起為臺灣及巴西禱告,讓傷痛的歷史不再重演。
除了臺灣電影《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以影像分享以電影講述歷史的重大意義外,聖保羅聲音及影像博物館(MIS)製作人卡爾達納(Giovani Caldana)亦參與座談。與會者年齡層從20歲跨到 80歲,包括前政務顧問張永西、愛之贈與國際執行長支黃秀莉、聖保羅國際傑人會會長廖玉翠、巴西中文教學協會副會長趙士縈、僑務促進委員吳聖揚,以及特別遠從里約前來的僑務諮詢委員胡雲光及僑務顧問蔡正美,皆熱烈參與討論。
- 記者:Knowing新聞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