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火撫人心/代鑫

代鑫

臘月將至,天寒地凍,難免讓人心生孤寂。若是此時能邂逅一方暖爐,定是消解愁緒的上上之選。在我的記憶裏,舊時的冬天,都有一方爐火相伴。

家鄉的火爐大多是用生鐵鑄成。一個爐身,一截長長的爐筒,連通著火牆和火炕。爐身是火爐的肚子,平時虧欠,只能喂些幹的玉米芯或者木頭,往往要等到最冷的那幾天,才能闊綽些用煤來填。火爐不嫌家貧,只要能吃飽,它就會竭盡所能地釋放溫暖。那時,父親每天很早就起來生爐子。爐火一燃,喚醒還在睡夢中的爐筒,爐筒熱了,整個屋子就暖起來了。火爐發出低沉的聲響,讓人在溫暖之餘,又添了幾分心安。

白天,熾熱的火爐遇上巧手的母親,貪吃的孩童就有了口福。有時晌午餓了,母親會變戲法般從爐中扒出兩個烤紅薯。磕掉外面的爐灰,剝下糊掉的外殼,紅薯冒著熱氣,散發著誘人的甜香。我經常等不及晾涼,就直接來上一口,總免不了被燙得直吸冷氣。偶爾嘴饞,我就纏著母親烤些肉來吃。在火爐上放一個鐵託盤,切幾片五花肉片,再放些酸白菜,不必說吃,單是聽著那“滋滋”的聲音,聞著肉香酸菜香混合著的氣息,就足以讓我口水直流了。那時我每次都吃得意猶未盡,母親說她不愛吃肉,我也當了真。

晚上,父親幹活回來,進家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風雪打濕的帽子圍脖搭在爐筒邊,然後走到爐子前,一邊烤手,一邊講著幹活碰到的趣事。

到了快入睡時,母親會把全家人的衣服都放在爐筒旁,第二天起來,衣服暖烘烘的,穿上之後,暖意頓時流入身體,即使離開火爐,風雪也沒有半點可乘之機。帶著這份火爐的庇護,無論四下如何冷寂,心裏都不覺荒蕪。

後來,每當我在異鄉的冬夜裏感到落寞時,都會拿出小鐵爐,煮上一壺茶,捧上一冊書,任時間靜悄悄地流淌。我在躺椅上,慢慢搖著,搖開了記憶的閘門,搖回了兒時的午後。爐火熄時,不盡的煩憂就化在了那爐火之中,我又一次重新愛上這煙火人間。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