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裏的中秋情韻/高低

詩詞裏的中秋情韻/高低

高低

“中秋”二字,其深厚底蘊可追溯至漢代典籍《周禮》,而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則在初唐的月光中悄然萌芽,於宋代綻放至鼎盛,至明清時期,更被賦予了“團圓”這一溫馨且深遠的文化意義。它從遠古的“迎寒祭月”儀式中蛻變而出,成為今日我們共襄盛舉的中秋佳節,承載著中華民族對家的深深依戀與對月的無限遐想。

秋風送爽,皓月當空,每逢這月圓人團圓的美好時刻,無數文人騷客的心海便泛起層層漣漪。他們揮毫潑墨,以筆為舟,以墨為帆,將對家的深切思念、對月的浪漫情懷,以及對人生的深刻感悟,融入詩詞之中,讓後世之人能在字裏行間,細細品味那份跨越時空的溫情與雅致。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的《水調歌頭》以豪放之姿,引領我們步入那個中秋之夜的心靈之旅。他面對皓月,既探尋著宇宙的奧秘,又深思著人生的哲理,那份超脫世俗的嚮往與對親人深深的依戀交織成篇,最終化作“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的美好祝願,溫暖了每一個漂泊異鄉的心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則以溫婉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海天一色、月華如練的壯麗圖景。詩人立於海邊,望著那輪從海平線升起的明月,心中湧動的是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念。他相信,無論身處何方,人們都能在同一片星空下共用這輪明月,這份跨越千山萬水的情感共鳴,為孤獨的心靈帶來了慰藉與安寧。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則以清冷幽靜的筆調,描繪了一個中秋之夜的靜謐場景。月光如銀,灑滿庭院,連樹上的烏鴉都已棲息,四周一片寂靜,只有那清冷的露珠悄悄潤濕了桂花。這樣的景致,不僅讓人感受到一絲淡淡的哀愁與思念,更透露出詩人對友人深深的懷念之情。

辛棄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則以“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開篇,將中秋之月比作經過精心打磨的飛鏡,既展現了月光的明亮與清澈,又寄託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與追求。他借酒消愁,卻又不失豪情壯志,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豪邁之語,表達了掃除一切障礙、讓光明普照人間的決心與信念。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秋之夜,秋意漸濃,清輝如雪,一葉扁舟承載著誰的鄉愁?古道西風,瘦馬踽踽,一輪明月又照亮了多少歸心似箭的旅人?在這個團圓的節日裏,讓我們放慢腳步,泡一壺清茶,品讀幾首詩詞,讓心靈在詩詞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感受那份源自千年前的溫暖與美好,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