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事業第二春 當寄養媽媽擁抱失依的孩子

銀髮事業第二春 當寄養媽媽擁抱失依的孩子

【記者 廖美雅/台中 報導】南台中家扶承接台中市政府寄養服務業務,目前被安置的寄養兒少有60名,寄養家庭有50戶,寄養家庭50歲以上佔七成,不僅對於照顧能量是考驗,也將陸續結束服務退出寄養家庭行列,為能適配安置與照顧,需要更多的新血加入,南台中家扶於3月8日與4月19日將召開寄養家庭招募說明會。

退休後投入寄養家庭服務今年滿五年的桂清表示,照顧過四位寄養兒少。在擔任寄養媽媽的過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對寄養童而言可能是婆婆、可以是媽媽或者是阿姨。不管是何種角色她都用盡心力陪伴孩子成長,傾聽、同理、接納負面情緒是她最常做的,有時候難免會不知如何招架,都會有專業的寄養社工團隊及資源在她背後給予支持。

桂清談及所照顧的寄養兒少,腦海中馬上有清晰的畫面,仿佛只是昨日。第一個孩子是七個月大的小女孩,考量年齡差距所以她讓小女孩叫自己「婆婆」,有一天小女孩抱著她哭喊「媽媽」,桂清才明白自己原來已經對小女孩來說是媽媽等級的存在,不僅有欣慰但也心疼。

後續照顧的幾個孩子都是剛入學的小學生,桂青讓他們自由選擇她要扮演的角色,孩子們都選擇叫她「媽媽」,讓她深刻感受到每個孩子都期待有媽媽在身旁。最近一次照顧的是位叛逆型高中生,他雖然嘴上叫不出媽媽,可是把她當媽媽一樣地撒嬌耍賴,讓她好氣又好笑。

桂清表示,寄養媽媽的角色不僅是愛的付出,更是一份責任,幫遭受虐待或疏忽照顧的孩子修復內心傷痕,讓寄養兒少感受持久的親情,也感謝孩子的相伴,讓她一起成長,更快樂、有目標地過每一天。

當孩子被原生家庭不當對待,如遭受虐待、疏忽照顧、管教過當,或是家庭狀況無力撫養,會經評估安置在寄養家庭中,讓孩子能接受到安全及妥適的生活照顧,待原生家庭恢復功能後再返家,因此寄養服務是一種暫時性的家庭式照顧服務。

南台中家扶113年寄養兒少總服務量是81童,有超過半數是六歲以下學齡前兒童,高達六成五是特殊兒(包括身心障礙、發展遲緩、學習/情緒障礙、過動疾患、生理缺陷等),因此寄養家庭需具備相對應知能與照顧技巧,才能理解寄養兒少身心發展與照顧需求,給予適當的照顧與陪伴。

南台中家扶扶幼主委謝瑾瑜表示,中心的寄養家庭50戶中,服務年資以5-10年為最多佔34%,10年以上年資佔35%,服務年資最高的為29年。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愛,失依的寄養兒少需要一點一滴的陪伴與關懷,才能找回力量與對家的信任。非常感佩寄養家庭不僅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也關注孩子的發展、學習與自理能力,給予全方位照顧,鼓勵大家廣為宣傳,有機會讓更多新血加入服務。

南台中家扶歡迎居住於台中市(原台中市區),夫妻結婚二年以上,年齡為25歲以上,具國民義務教育以上學歷,有穩定收入及足夠之生活空間,邀請加入寄養家庭行列。寄養家庭招募說明會將於3月8日與4月19日(星期六)上午10至12點在中心(台中市西屯區甘肅路一段67號)舉辦,報名表單 https://forms.gle/8B6m6tLu2V9dqTjw8 洽詢專線04-23131234轉寄養組。

■了解更多寄養服務:https://fostercare.ccf.org.tw/

■報名參加寄養家庭招募說明會:https://forms.gle/8B6m6tLu2V9dqTjw8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