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太猖獗!去年信用卡爭議款案件飆高 98%與詐騙有關

近年詐騙案件層出不窮,根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統計,2023年銀行業的信用卡消費款代償、結清或爭議款爭議案件不尋常走高,全年申訴及評議案件數達到887件,占整體銀行業爭議案件的24.68%,更首度躍居爭議案件類型之首。



今年首季的情況更加嚴峻,評議中心受理信用卡爭議款案件高達349件,占首季銀行業整體爭議案件的34.69%,無論案件數或占比都創下史上同期新高。更驚人的是,在這349件案件中,有高達98%都與詐騙有關。



評議中心觀察,詐騙手法主要有兩大類。一是詐團利用行動支付綁卡盜刷,尤其是透過釣魚網站或簡訊騙取個資後,將信用卡綁定至蘋果、三星、Google等支付工具盜刷。二是詐團冒充電信公司或台電等,發送小額欠費簡訊誘騙民眾上當,同時複製信用卡資訊在海外盜刷。



在第一類的案例中,由於金管會要求限定持卡人手機才能綁定行動支付,今年首季此類盜刷案件已大幅下降。目前的主流則是民眾誤入釣魚網站,並給出OTP驗證碼而遭盜刷。



面對嚴峻的詐騙問題,金管會正透過聯卡中心24小時即時通報機制、要求銀行優化OTP簡訊呈現、研議強化異常交易偵測等方式,多管齊下防堵詐騙。但官員也坦言,即便持卡人給出OTP,銀行仍是風險控管的最後一道防線,若能及早判斷出交易異常而擋下,將可發揮防詐效果。



針對銀行客服回應不及時的問題,金管會也要求銀行檢討改進,以利民眾及時通報掛失止損。未來還將持續精進風控機制,並呼籲民眾提高警覺,收到可疑簡訊切勿輕易點擊連結,以免落入詐騙陷阱。



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最近這種詐騙簡訊真的很多,差點就被騙了」、「銀行應該加強風控機制,不要讓詐團有機可乘」、「大家收到簡訊還是要冷靜看清楚,不要貪一時之便」。顯然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日,個資與金融安全議題已成為必須嚴陣以待的課題。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