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孤獨無緣社會 弘道推出《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新書

記者楊博喻/綜合報導


杜絕孤獨無緣社會 弘道推出《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新書
5、時報出版社提供- 台南Oh Old團隊促成青年店家與社區長輩合作的熟齡吧檯手,開啟跨代_0

隨著國家人口高齡少子化,勢必面臨照顧人力減少和老人獨戶數攀升的衝擊,社會福利與資源量能難以因應時,需要在社區中自己長出「互助」能量。面對「高齡」與「孤獨」這兩大全球性議題,日、英、德、美等國不約而同的推動「共生社區」來因應解決,台灣衛福部也於2021年頒布的「高齡社會白皮書」更新核定版中,將「營造在地共生社區」納入因應的行動策略之中。然而什麼是共生社區?該如何推動?國內許多公私部門和在地單位仍在摸索中,民眾對這個概念更是模糊,無從得知要如何打造自己也想住的共生社區。

在國發會推估台灣明年(2025)65歲以上人口將突破20%,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倒數時刻,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攜手高齡趨勢觀察家楊寧茵,藉由楊寧茵的策劃、實地採訪和撰寫,推出《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把我變成我們,11個臺灣共生社區實踐故事》(以下簡稱《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一書(由時報文化出版),以分享11個在地熱血、有趣又動人的社區案例,成為台灣第一本關於共生社區的實踐故事,讓社會大眾認識什麼是共生社區,並彙整弘道輔導經驗歸納出「共生五力」的推動指引,期望引領一條高齡少子化社會不再孤獨無援的幸福未來路。

歡迎有興趣或關注共生議題的組織單位、民眾前往書局或線上網路書店購買《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新書。此外,弘道基金會亦將於10月3日、4日於台中舉辦「共生社區國際論壇」,邀請日本與台灣各地共生社區實踐者分享交流,歡迎連結弘道官網了解詳情與報名:https://www.hondao.org.tw/news/3/108


杜絕孤獨無緣社會 弘道推出《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新書

1、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弘道基金會攜手高齡趨勢觀察家楊寧茵推出《一起在社區好好

弘道梳理共生精神與五大面向指引,籲政府與民間突破框架推動共生社區

你理想中的社區生活是什麼模樣?阿公、阿嬤平日能到社區的公共空間共餐、玩桌遊,而不是整天窩在家看電視;小朋友放學了也不怕沒人照顧,他們能在長輩們的陪伴下,寫作業、與同伴玩耍;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則可以安心上班,不怕有突發狀況無法請假處理……,這不是想像,《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一書讓你看見這是真實的存在。「共生社區」正是藉由跨年齡、族群的自助、互助、共助和人情味,讓社區裡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並能貢獻自己所長。就像傳統農村鄰里間彼此認識,不同世代可以共同幸福生活那般,看似平凡的日常,底層是居民互相信賴、扶持所結成的安全網。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表示,推出《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新書是看見推動共生社區的迫切性!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的同時,老人樣貌已經改變,他們不再全然是需要被照顧者,而想發揮餘熱、貢獻所長,因此以服務長者為主的社區據點也亟需因應轉型。喜見國家政策納入「共生社區」成為高齡解方之一,但也憂心從中央到地方、再到第一線推動者,許多都還在摸索如何跨出第一步。


杜絕孤獨無緣社會 弘道推出《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新書

3、時報出版社提供-高雄前金「林投好客廳」跨代互動的日常,找回傳統社區裡守望相助的

李若綺進一步表示,弘道從2020年開始內部推動以及外部輔導共生社區,發現國內發展「共生社區」最難的是,如何想像自己社區往共生方向邁進?如何藉由解決社區居民共同關注的問題或活動如何設計,來創造人與人的連結與互動?因為它沒有一個標準SOP,不同的人、文化、環境會造就出不同的社區和共生條件,需要改變過往思維,更需破框思考。所以從日本參訪與弘道輔導推動經驗中,梳理出共生的核心價值,是從「社區共同照顧」轉變為「社區共同生活」,以在地居民為中心,不分年齡、族群,回應在地生活需求或議題,創造一個支持社區所有人好好生活的地方;並歸納出「共生五力」的五大發展面向指引,包含:開放參與、自主價值、多代多元共融、互助網路和永續生活。此時推出《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一書,最重要的是想藉由11個台灣在地實踐案例以及「共生五力」的思考運用,讓大家看見共生社區模式雖然無法直接套用,但共生的經驗可以借鏡與學習。

台灣推動共生社區的優勢是目前許多部會都分別推動相關計劃,例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樂齡學習中心、文化健康站、社區營造等,但推動社區共生的阻礙也來自上述現況,因為不同的推動單位有各自的KPI指標,反而分散了資源,甚至疊床架屋,框限了共生發展。從《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書中實例經驗,弘道基金會也建議,從中央到地方有共識的跨部會整合,並跳脫現有指標與數據框架,能更有彈性、開創性的共同推動共生社區,比如讓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打開門,讓社區居民都可以走進來參與,據點也可以走進社區,而非框限地點和老人參與,此外更樂見企業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時,也可以成為在地推動共生社區的起點,一起共創在地居民心有歸屬感、安全感、自在感和貢獻感的共生社區。


杜絕孤獨無緣社會 弘道推出《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新書

4、時報出版社提供- 1-3新北民權社區代據點長輩推出臨時托育型的公益服務,開創了社區_0

從鄉村到城市、從個人到組織,11個破框實例看見共生社區的多種可能

《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作者楊寧茵,2014年共同創辦社會企業「銀享全球」後,開始走訪世界各國了解、觀察和分享高齡化先行國家值得學習的經驗和典範,對共生社區議題尤其感興趣,多次走訪體驗日本的共生社區後,深感其的確是超高齡社會的重要解方。

楊寧茵表示,台灣的健保、長照制度和各部會因應高齡的推動計畫,有時候反而讓民眾習慣依賴醫療與公部門,忽略了自身與在地社區的力量。要發展共生社區,一定要由下而上,因為只有在地人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社區,才能找到社區的共同需求和痛點。書中走訪的11個台灣共生社區,從新北市民活動中心、臺南老街、彰化農村,到花東偏鄉,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轉型、有社區營造組織蹲點地方,也有一個人開始推動的共生之旅,無論是那一種做法,都必須先看到社區共同的問題,結合破框思維和實踐的能力,在結合公部門資源時不能被資源框架侷限思考和行動,邊做邊修改,才有機會打造出每個人都想生活在其中的共生社區。破框思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所以書籍以破框組織、破框做法和破框人物來分類,藉由他們的推動實例,套用共生五力的發展面向來分析,希望提供大眾一本了解共生社區的入門書。

楊寧茵說,目前台灣有5千5百多個社區關懷據點,是一個僅次於7-ELEVEN便利商店的大型通路,若公部門能夠破框思考,不被既有指標侷限,突破據點經營的既定想像,重新連結居民一起解決問題,產生的共生力量超乎想像。以弘道經營的高雄前金「林投好客廳」為例,從社區據點跨入社區共生,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門歡迎居民不分年齡都可以來坐坐、參與活動、互相認識,找回傳統社區裡守望相助的人情味,老人家不會用手機可以找鄰居年輕人幫忙,媽媽來不及下班,小孩可以到林投好客廳寫作業有長輩陪伴。新北永和的民權社區據點,則是看見社區裡年輕媽媽邊找工作、邊養兒育女的經濟和家庭兩頭燒困境,突破重重限制帶據點長輩推出社區臨時托育型的公益服務,參與爺奶都是志工,開創了社區世代共融的美麗風景,這計畫也從一開始被刁難到現在成為社會局招牌創新服務之一。

楊寧茵進一步分享,不論是社區營造或深入社區的大學企業責任(USR)計畫,也是打造共生社區的重要基石,其目的都在促進社區民眾參與並永續發展,尤其是創造不同年齡、族群、身心狀況者的自我價值,讓每個人都能成為社區共好的貢獻者。比如基隆暖暖區的「防跌互助換工」,緣起於台北醫學大學執行的國科會計畫,媒合社區有時間和有意願貢獻自己修繕技能的人,前往有需要的長輩家進行預防跌倒修繕,如裝扶手、空間改善等,而接受協助長輩也要貢獻專長來「換工」,因此有長輩到社區分享製作拿手的泡菜,也有長輩到國小分享擅長的臺語吟詩,啟發專長也創造人與人的互助連結。花蓮壽豐鄉縱谷南端的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起點是四個家庭決定以共助、共享、共食方式在社區裡一起生活和養育下一代,發展出「幼有所養、壯有所用、老有所終」的三大重點,讓青少年受關懷與教育、創造青壯在地就業機會和建構老人服務機制的在地共生社區樣貌,不僅讓年輕人可以留在家鄉打拼,老年人也能貢獻經驗智慧,而社區獨創給長輩上課的教材甚至成為教育部指定教案,為協會帶來永續財源,甚至還應邀前往日本和歐美國家去分享。從《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書中可以看見,其實大部分的人一開始並非有意識地營造共生社區,但他們破框思考,做了某些很關鍵的事,解決在地問題、串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就讓社區長出了共生價值。


杜絕孤獨無緣社會 弘道推出《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新書

6、時報出版社提供-基隆暖暖區的「防跌互助換工」,接受修繕長輩到國小分享擅長的臺語

店家青年與在地老人從對立到互助共好,Oh Old!讓古都社區跨世代好好生活

時光回到9年前,台南在地人的盧紀邦和來自桃園的林奕仁是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的學長學弟,因共同參與國科會計畫來到台南銀同社區,沒想到意外跨入共生社區領域,歷經從自己認識社區、創造社區居民互相認識與共同解決問題、畢業後兩人共同在社區裡成立「Oh Old!柑な店」的青銀共創平台,透過這三階段創造安居、樂業、安老、互助共榮的共生社區,更讓林奕仁愛上這裡充滿互動、互助的人情味而移居到社區中生活。

林奕仁笑著說,當年因想和社區居民認識互動,藉里長因登革熱嚴重號召大家一起整理環境,意外開啟和居民共同解決社區問題的起點,沒想到下一個挑戰竟是要化解店家青年與在地老人的衝突!當時流行年輕人來到台南巷弄將老屋改造成文青店,吸引觀光客前來雖熱絡了在地經濟,卻讓老人家生氣,直呼陌生人來到社區干擾安寧,也檢舉機車亂停和店家油煙等等。雙方衝突來自於沒有互相認識與溝通,缺乏信任基礎的情況下就算開會也無法解決難題,決定藉由辦活動創造彼此認識交流的機會。有一次找了年輕的咖啡店老闆邀請老人家來學拉花,老人家學完拉花喝咖啡時卻認真問:「怎麼沒看到花?」原來長輩以為要上「插花課」,怎麼咖啡都喝了還沒上課?!就這樣意外訓練了一批「熟齡吧檯手」,不僅促進了店家青年與在地老人交流、認識,更帶起消費來喝長輩拉花咖啡的熱潮,進而帶動其他店家與長者交流互動,甚至年輕人發揮創意幫老人家街拍,讓沉悶生活鮮活起來。老人家也開始改變,假日時會協助指揮觀光客停車位置,甚至店家老闆臨時需要外出時,還會幫忙看店和收貨。

畢業後兩人直接成立「Oh Old!柑な店」成為在地資訊交流、青銀共創平台,也找出長輩專長和夢想,和年輕人一起實踐,比如幫80幾歲喜愛鉤針的玉理阿嬤,在店裡開設鉤針課程與販售鉤針商品,甚至還可以在網路上購買阿嬤的作品,和青年交流一起設計新的鉤針飾品,玉理阿嬤的行動也影響了社區長輩一起來店裡學習;擅長料理的蘇媽媽也在店裡做菜,賣起限量餐盒,還當起直播主,在線上教人做菜等等,持續讓年輕人影響年輕人,長輩影響長輩,跨世代互助、共融,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


杜絕孤獨無緣社會 弘道推出《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新書

2、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店家青年與在地老人從對立到互助共好,Oh Old!團隊分享推動

盧紀邦說,推動共生社區最重要的關鍵是人,大家都是住在這裡的一分子,關鍵在是否願意多一份心力關心與投入,第一步是先讓彼此認識,第二步是創造交流互動,第三步是合作,一起完成一個計畫或解決共同問題。推動過程中的設計都是環繞著這三大步驟去進行,一起找到共同關心議題,一起交流解決,一起創造共生感,比如在銀同社區,藉由活動搭起社區居民和進駐店家互動橋樑,進而有所交集共創共融。尤其自己現在也嘗試在長照機構推動共生後,更有感高齡社會更需要推動共生社區,因為傳統的照顧機構一定不夠用,也不符合新一代長輩的期待,如果各個世代都可以在社區互助、交流好好生活,就有機會解決高齡、孤獨的社會問題。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表示,從《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書中實踐共生社區的案例可以看到,起點有來自在地的一個人、家庭、大學USR的學生、社區據點或社區營造組織,沒有哪類型單位或誰才能開始,因為每人都是共生社區一分子,「都能是一顆激起漣漪的小石頭」,成為激起共生的起點,把我變成我們,創造出一個有人情味、安居、樂業、安老的共生社區。

更多新聞推薦

柯文哲面臨牢獄之災「國民黨很爽?」 館長怒吼:你們很乾淨?跟著打,藍白比較好合?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