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慈辦理內視鏡工作坊 實踐精準醫療新趨勢


北慈辦理內視鏡工作坊 實踐精準醫療新趨勢


為促進台灣內視鏡治療技術的國際交流與創新精進,台北慈濟醫院與台灣介入性膽胰內視鏡醫學會於6月22、23日聯合舉辦「台灣介入性膽胰內視鏡工作坊」,地點分別在台北慈濟醫院及台大醫院。此次工作坊邀請來自韓國、日本及新加坡的國際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透過專題交流與術式展演,推動技術和教育傳承。


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建華主任致詞介紹本次工作坊的主軸為肝膽胰相關疾病的治療技術,並以「介入性內視鏡超音波」及「逆行性內視鏡膽胰攝影治療術」為重點,前者示範其應用方式,有助於神經內分泌瘤及膽胰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後者則聚焦於膽管內支架放置,能有效治療膽道狹窄及惡性膽道阻塞等病症。陳建華主任強調,本次工作坊在原因不明阻塞性黃疸診斷治療上的突破,此類疾病過去需仰賴影像醫學檢查或手術才能確認病灶,如今藉由經口內視鏡技術,可將細導管伸入膽管,清晰定位病灶,進行更精確的診斷,也能取得組織切片進行病理化驗,進而決定最佳治療方式、對症下藥,真正落實精準醫療的精神及概念,符合全球醫療新趨勢。



北慈辦理內視鏡工作坊 實踐精準醫療新趨勢


工作坊首日在台大醫院進行個案介紹及治療技術的專題演講,次日在台北慈濟醫院進行共8場的術式展演,將國際資深醫師的術式展演全程直播至活動會場,讓與會來賓清楚了解術式技巧及方式。來自韓國順天鄉醫學院的Jong Ho Moon教授展演示範了一名65歲女性患者的案例,該患者因體重下降及食慾不振就診,初步檢查為阻塞性黃疸且疑似膽管癌,需放置膽管內支架引流膽汁,解決黃疸問題,並取得組織切片進行病理化驗,確認腫瘤屬性。在病患全身麻醉後,Jong Ho Moon教授運用「逆行性內視鏡膽胰攝影治療術」將內視鏡由口腔放入,導引至十二指腸乳突處,再使用先進器械「膽管內視鏡」伸入膽管內,藉由膽道內的影像進行組織切片及支架放置。Jong Ho Moon教授表示,過去僅能用胃鏡、大腸鏡或是小腸鏡做檢查,但無法進入膽管確認病灶,透過此術式能改善診斷與治療的限制,提升病灶影像的精確性。


Jong Ho Moon教授也提到,十二指腸與膽管相對位置如V型彎曲,且膽管格外狹窄細小,因此如何準確地將導管從十二指腸伸入膽管內,並在膽管中進行採樣及切片,考驗著醫師的經驗與技術,藉由本次術式展演,年輕醫師可觀摩學習、累積視野,對醫界發展有極大助益。


本次工作坊圓滿落幕,與會人數超過百人,不僅展示內視鏡的最新技術和強化精準醫療的理念,也為國際專家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台,期待在醫療技術的持續革新之下,患者將擁有更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以及更高品質的醫療環境。



北慈辦理內視鏡工作坊 實踐精準醫療新趨勢


撰文/張家慈;攝影/范宇宏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