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會資助人相見歡 見證瓜地馬拉社區轉變


展望會資助人相見歡 見證瓜地馬拉社區轉變


參訪台灣資助的計畫區 台灣世界展望會於五月底舉辦關懷行之旅,邀請參與「兒童資助計畫」的資助人前往位於中美洲的瓜地馬拉(Guatemala)與資助童相見歡,同時走訪由台灣資助的哥馬巴(Comapa)、巴勒斯廷納(Palestina)計畫區,見證生命的轉變與豐盛。


瓜地馬拉世界展望會會長莎拉·西沃卡(Sara Sywulka)對來自台灣的資助人表示感謝:「謝謝你們對孩子的愛,更感謝你們的長期支持,沒有台灣資助人的支持,我們不可能完成這些工作。」同時,她也提到了展望會在地服務的挑戰:「這項工作內容相當複雜、牽涉性很廣,我們不能只是送孩子去讀書,因為家庭經濟、人際互動狀況都會對他的生活和態度造成影響。」



展望會資助人相見歡 見證瓜地馬拉社區轉變


資助投入整個社區 用愛滋養孩子長大


瓜地馬拉作為台灣位於中南美洲最大的邦交國,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偏鄉地區與原住民部落尤其貧窮;充斥糧食營養缺乏、水資源衛生不佳、教育資源短缺、幫派與組織犯罪以及家庭暴力等社會問題,世界展望會的「兒童資助計畫」則匯集資助人的愛心,藉由協助社區發展,打造適合孩童成長的環境,幫助國內外弱勢兒童改善生活。


資助長達30年的吳慧敏起初以為一個月700元是直接捐助給孩子的家庭,直到收到兒童年度成長報告,才知道資助款項是投入社區發展,她強調:「但我覺得展望會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從產檢、母嬰保健、教育......一步一步把整體基礎建立好,孩子才會穩健成長。」



展望會資助人相見歡 見證瓜地馬拉社區轉變


第一次參加關懷行,和7歲的資助童黛芬(Daphne)一起拼圖、遊戲,吳慧敏實際見到孩子的笑容、玩遊戲時的反應與互動,可以看出孩子受到很好的照顧,心靈富足,感覺加倍欣慰,「她在白紙上畫了結構完整、繽紛亮麗的房子、以及一個大大的愛心,感覺她的家應該是滿堅固的。而且媽媽也說她在學校表現很好,可見她真的被滋養得很好。」她笑道,「她展現出的生命樣貌和成長、實實在在地被照顧好、社區被建立好,這些給予我們的回饋,不亞於我們對他們的資助。」



展望會資助人相見歡 見證瓜地馬拉社區轉變


「孩子的笑容騙不了人」 教育和環境是關鍵


展望會在當地的服務除了著重基礎需求,進行糧食與經濟援助、兒童照護訓練和水井、水塔等基礎水資源設施,更採用「開啟識字」(Unlock Literacy)、「青年準備」(Youth Ready)等教育方法學,進行師資培訓,加強兒童的學習興趣和持續求學、職涯發展穩定性。


迪亞茲(Los diaz)小學的老師接受展望會「開啟識字」方案的師資培訓,翻轉過往填鴨式教育,胡蓓托·莫拉迪(Huberto moradey)也是其中一員,她表示:「透過這種學習方法,學生能夠發展閱讀技巧、增加閱讀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加社交技巧。」


資助人許秀婷對環境和教育的影響深有同感,因為父親獨排眾議,堅持讓女兒們接受教育,孩子們如今才都有很好的發展。「其他人一直跟我爸爸說:『女孩子讀書有什麼用,趕快工作嫁人。』」她感慨說道,「所以說環境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價值觀的建立。只有一個人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目標,身邊其他人都不這麼覺得的時候,就會懷疑自己。」


而在見到今年9歲的資助童羅納德(Ronal)後,孩子的笑容也讓許秀婷感覺到付出都是值得的,「正是愛笑的年紀,孩子的笑容是騙不了人的。他和爸爸的互動很好、問題也都回答得很好,是個很棒的孩子。」她表示,「希望家人和陌生人愛他、照顧他的記憶可以在心裡面成長茁壯,將來有能力也能夠發自內心地去幫助別人。」



展望會資助人相見歡 見證瓜地馬拉社區轉變


台灣世界展望會60週年 「兒童資助計畫」匯集資助人的愛


今年是台灣世界展望會成立60週年,從接受國外援助到走向自立,如今台灣世界展望會藉由「兒童資助計畫」共支持全球30個國家、79個計畫區,執行8-12年的社區發展工作,透過匯集資助人每月700元的資助款項,投入資助童居住社區的發展所需,等於平均每資助1名孩子,會有4名兒童因而受益。今年,共有11個由台灣資助的計畫區成功自立,這些社區遍布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衣索比亞、孟加拉等10個國家,在台灣資助人愛心灌溉下茁壯的他們,未來將不需再仰賴外援。


而在世界各地,尚有許多急需幫助的脆弱地區,台灣世界展望會邀請更多人一起加入「兒童資助計畫」的行列,每個月700元捐款,支撐世界角落中的兒童穩定生活、接受教育,更成為社區發展、轉變的無限希望。



展望會資助人相見歡 見證瓜地馬拉社區轉變


撰文、攝影/台灣世界展望會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