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護理師生泰國實習 縫合、泰拳、義診全都來


慈大護理師生泰國實習 縫合、泰拳、義診全都來


慈濟大學護理系護理學系李彥範老師於1月12 日至2 月13日帶領10位護理系同學到泰國參訪實習,他們參加了詩納卡林威洛大學(Srinakharinwirot University)、馬希竇大學 (Mahidol University)課程、並進行社區醫療和慈濟義診等活動,親身體驗泰國護理現場,感受與台灣截然不同的醫療文化!


國際護理實習課程是慈大護理學系特色課程之一,修課同學必須先上過蔡娟秀老師「國際護理概述」和張綠怡老師的「國際健康議題課程」,培養出護理視野和能使用英文進行健康議題互動和溝通的能力,才能參加李彥範老師的國際護理實習,一系列的英文授課課程以護理二、三年級學生為教學對象。透過國際護理實習,學生可以了解不同國家的醫療體系、護理模式等,這對於未來計畫在國際機構工作或參與海外交流的學生特別重要。


護理系三年級謝宜軒同學表示,上了三門課後對台灣的醫療體系以及健保等更清楚,與其他國家的護生有更多的話題,尤其是一些護理英文的專有名詞,因為在學校學過才能溝通無礙,未來有機會她也想要出國從事護理工作,透過海外實際實習,看到了不一樣的醫療環境,會更有心理準備。



慈大護理師生泰國實習 縫合、泰拳、義診全都來


泰國與台灣在文化和醫療環境上有顯著的差異,也導致護理工作上的不同,例如由於泰國醫師缺乏,所以護理師需要學習縫合,還有泰國的產科沒有嬰兒室,是24小時母嬰同室,部分泰國護理學校將泰拳納入訓練,可以訓練心性外,還可以自衛防身,讓台灣的護理生深刻體驗到跨文化護理的不同。詩納卡林威洛大學安排了模擬傷口縫合和泰拳體驗,慈大學生第一次縫傷口,手忙腳亂外,大家紛紛感嘆縫合需要的不僅是技術,更時間的練習與沉穩的心態,這次經驗也讓學生對護理工作多樣性有了更深的體會。


慈大師生也參訪了護理之家,並參與社區實習,看到了有如高級度假村的護理之家,也有需要仰賴捐款,專門收容無家可歸的長者安養中心,但無論環境如何,護理人員都展現出滿滿的溫暖與耐心,泰國的安養機構更重視休閒活動和空間的規劃,也讓台灣學生印象深刻。在社區實習時,泰國護理師不只是做基本的健康檢查,還為居民量身打造運動計畫與健康方案,護理系三年級吳竑霖表示,他們的用心與創意,展現了對居民健康的關懷,並為個案從疾病中復原或改善生活品質提供支持,這樣的實踐模式讓他重新思考台灣社區護理的差異。


慈濟泰國分會自2015年開始為難民營義診,慈大師生也參與了義診活動,對於這群20歲出頭的年輕人來說,是他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與難民接觸,有的同學也幫忙抽血,大家覺得能夠運用護理專業來幫助人,非常開心,對比難民的處境,更珍惜自己的生活。


這趟國際護理實習剛好遇上華人春節,李彥範老師特別準備紅包,讓身在異國的同學感受濃濃的過年氛圍!李彥範老師表示,對台灣的學生來說很多都是以往沒有的經驗,從贈送給對方的小禮物,到用英文寫報告,甚至是與泰國學生一起實習,練習技術等,學習跨文化照護到挑戰自己的極限,這不只是一次實習,對學生來說更是一個自我成長的經驗。



慈大護理師生泰國實習 縫合、泰拳、義診全都來



撰文/李家萓; 攝影/慈濟大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