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旗艦大店消失中?社區遍地開花,攜手建商再創新曲線

繼敦南誠品熄燈後,信義誠品原址因不續約也將消失,當眾人都在觀望下一家24小時誠品落腳何處,誠品「大小並進」的策略更顯積極,正與建商攜手拓展社區店,壯大新版圖。

今年6月中,誠品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旗艦店「誠品信義店」,傳出房東統一集團將不續約的消息,一時之間,所有人都在猜測,繼已消失的敦南誠品、即將消失的信義誠品,誠品下一家24小時旗艦店將會落腳哪裡?

當許多人惋惜誠品大店的消失,其實歷經疫情風暴,誠品生活近年積極展開「大小並進」策略,鎖定北中南開面積數百坪大店的同時,也衝刺在全國各地開設百坪以下的中小型店。

今年起,更以「每月一店」的速度拓展「誠品生活時光」,跳脫以往在熱門商圈或進駐百貨的營運模式,鎖定各縣市社區設點。

然而,當誠品轉開百坪以下小店,也意味著爭取黃金店址的對手,將從過往的百貨業,轉為超商、超市、餐飲等零售餐飲業。如何進駐成熟社區、取得優勢地點,也就成為誠品小型社區店策略的成敗關鍵。

而誠品的作法,則是攜手「建商」和「地方政府」,搭著近年都市更新的風潮,隨著新建案、新政府設施,搶入社區黃金位置。

誠品這套「和建商攜手拓點」,著眼的是哪些優勢?又怎麼創造和其他百貨、量販、超商、超市的差異化?

圖/當誠品走入社區,選擇店址的競爭對象由百貨轉向超商和超市等零售餐飲業。黃菁慧攝


租約較優惠,也讓建案加分

隨著海內外實體文化觀光成長趨緩,誠品以「全通路生活品牌生態圈」作為第二成長曲線,集團設立的關鍵轉型年,鎖定2021至2023年。

其中,全通路生態圈的經營,以「虛實互補」的方式,透過線上的虛擬貨架補足實體店商品,以深入全台的小型社區店型,創造不受限規模的新發展。

「誠品生活時光」從去年10月內湖瑞光店開幕後,今年7月起迅速展店,插旗新北板橋、土城、桃園龜山,10月跨出雙北,在台中北屯開出新店點,一年內開出五家新店,目標未來兩年開設100間店,深入全台社區。

進一步觀察誠品開設的社區店型,當中像是「內湖瑞光店」「板橋三民店」以及「土城青福限定店」,都跳脫以往與百貨業者合作的模式,轉為與建商、商用不動產開發商合作。

「目前整個不動產和商業開發的進程裡,零售業角色最為尷尬,」高力國際台灣分公司董事黃舒衛指出,過去金店面收取租金可觀,只是隨著消費習慣改變,空租或是沒人租得起的情況愈來愈多。

因此若本身具有品牌形象或對特定族群有吸引力的營運商加入,很多房東願意在租金上退而求其次,或願以不同方式,提升整體商業不動產的價值。

「網美在建案裡的誠品打卡,可能會比在建案裡的全聯和7-11有趣,」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對建商來說,過去就有接待中心以書店型態試營運的例子,在社群媒體裡很快引起互動聲量。

對誠品來說,從集中式供給到分散式經營,當通路鋪設完成後,可進一步提升異業結盟空間,尤其誠品品牌形象加乘,異業結盟想像度更高。

以營運成本來看,過去百貨公司與櫃位業者存在「包底抽成」制度,經營成本高;當業主轉向社區型店經營,除了原本貨價商品,還結合虛擬貨架,雖然經營面積變小,但坪效可能提高;且可透過簽訂較長合約,提升與房東的議價空間。

例如第一年以高於市價5%至一成的條件租屋,每年再以消費者物價指數商議租金漲幅,不但對房東有利,業主也能更精準掌控經營成本,且也能以略高的租金搶占好的店點。

圖/吳婉瑜整理


國內外吹起零售小型化趨勢

事實上,不只誠品,「中小型社區店」已是近年來國內外百貨業的新型態店型。

像是新光三越集團在台北東區的全新品牌「鑽石塔Diamond Towers」、全聯mini店、家樂福便利購,零售業搶攻社區店型成為趨勢。

不只國內零售龍頭吹起小型風,近兩年來美國梅西百貨(Macy's)也開設「小型商店」,面積是傳統百貨的1/5,將地點設於消費者日常生活範圍的周遭,目標是用較少的產品和更多的數位服務吸引消費者,拉近與顧客之間的距離。

為何大型零售業者不約而同都開始搶攻社區型據點?商研院商業發展與策略研究所所長朱浩解答,與五項因素有關。

首先,觀察國外的案例,由於電商興起,實體店在近十年均受到極大挑戰,同時改變消費習慣,消費者不需再耗費交通時間便能在網路上購足不同商品,既然消費者不來,業者就走進社區貼近消費者,也因為進入社區後營業量體無法太大而走向中小型化。

其次,市中心土地租金成本高,原來大型店租金負擔雖重,但若人流維持仍可損益兩平。只是隨著租金成本變高,人流卻減少,業者難以再負擔大型店面。

第三,電商擁有完整的物流系統,縮短到貨時間成為一大競爭優勢,當實體業者店型縮小時,其分布有利於成為物流系統的樞紐位置,方便快速出貨、換貨等服務。

國內業者除了上述三個考量,同時也希望貫通服務鏈,像是家樂福「便利購超市」,就是看準在週末可以大量消費之外,滲透並串連顧客平日的消費鏈;全聯mini店的出現則是向下超商的服務範圍。

當業者擁有大小不同的服務據點,能讓不同需求一網打盡,進一步掌握更詳細的消費資料,像是消費偏好、需求和頻率等,後續進行精準行銷,創造更好的銷售效益。

不過,業者間也有不同考量,像是台北市文山區的瀚星百貨,又或是天母的大葉高島屋等,不與大型百貨龍頭搶市,將目標轉向社區,主項服務區域型居民,也配合社區舉辦社區活動。

力甩形象落差、價格高貴印象

誠品實體店開設採「大小並進」,透過社區店型走進消費者生活,但專家也提出幾項挑戰。

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吳師豪直言,文創本身是小眾市場,進入社區後,客群又更分散了,必須重新找到目標客群;此外,誠品社區店賣起生鮮品項,不僅與過去品牌給大眾熟悉的印象不同,且生鮮食品損耗率高,品項種類與價錢能否打中家庭主婦?

朱浩進一步指出,誠品敦南和信義樹立生活與閱讀的連結、打造文青氛圍,過去的據點吸引而來的消費者並非僅限於社區,遠在台北以外的消費者也會特地前往;當誠品進入社區,消費族群較為集中、特定,店型和訴求隨之轉型,社區型的誠品是否還是原來的誠品?

再者是商品價格。誠品生活時光僅內湖店位於北市,其他據點位於非核心區,社區消費力是否能支撐營運、價格是否足夠貼近社區,兩者如何取得平衡?

距離目標的百家社區店,誠品生活時光至今僅開出五家,可以看出至今仍在模組化嘗試階段。如何保留品牌帶給消費者的既定印象,同時貼近、融入社區,都將是誠品社區店未來拓點的重要挑戰。

誠品板橋店走獨棟度假風,為了更貼近社區消費,販賣品項有生鮮蔬菜、奶蛋和米麵醬料等食材。誠品提供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2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12月號:https://bit.ly/3Wtkx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