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會民調 超過5成民眾不滿政府居住權政策表現
國家人權委員會公布人權意識民調顯示,台灣民眾認為目前最急迫需要解決的人權問題是勞動權與居住權。對政府「保障民眾基本居住權及提供負擔得起住房」的政策表現,超過半數民眾不滿意,其中40歲至49歲民眾不滿意度接近7成。
國家人權委員會今天舉行「113年國民人權意識民調調查調查結果發布」記者會,包括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委王幼玲、人權會委員葉大華與人權會顧問蕭新煌出席。
王幼玲說,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已是高度重視人權的國家,高達88.4%民眾同意人權議題應成為社會持續關注的重要議題。
王幼玲表示,對於最急迫需要解決的人權問題,依序為勞動權47.0%、居住權46.7%與教育權42.3%。政府應優先聚焦在相關政策推動與資源投入,例如改善勞工的工作條件與保障、推動可負擔的居住政策,以及縮小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王幼玲說,民眾對政府在「保障民眾基本居住權及提供負擔得起住房」的政策表現,有58.5%的人不滿意,其中40歲至49歲民眾不滿意度接近7成,可能與房價高漲、租賃市場不穩定或負擔得起的住房資源不足有關。
王幼玲表示,此外,近6成民眾對政府在校園霸凌的通報、支援機制及反應相關表現不滿意,其中又以30歲至39歲、北北基民眾不滿意度較高。
蕭新煌指出,對於人工智慧(AI)的新興課題方面,超過6成民眾擔心AI侵害隱私權與工作權,且超過5成民眾認為政府應該對AI發展加強管制。他認為政府要有相關機制關注AI發展,但不是控制,而是要注意社會後遺症。
此外,王幼玲說,針對民眾關切人權議題,國家人權會今年也提出多項計畫,包括心理社會障礙工作與就業權益督導計畫、校園教師對學生的暴力處理機制等,都因預算遭立法院刪減而無法執行,可能嚴重損害不利群體的人權保障。
深入研究校園暴力議題的葉大華表示,監察院與人權會受理案件大多是弱勢人權,沒有預算執行必要的申訴、救濟案件調查,「是逼著我們在雨天收傘」。過去大家注意的是監察院沒有衛生紙,但最大重點是要嚴肅提醒立法部門,這樣做是跟弱勢人民對立,使監察院無法保障人權,系統性專案研究因預算刪減被迫終止,這是最大問題。
人權會指出,這次民調是委託循證民調有限公司進行,調查對象為22縣市年滿18歲以上民眾,有效樣本為住宅2196份,手機1068份,合計3264份,在95%信心水準下,最大抽樣誤差範圍約正負1.72%。
國家人權委員會今天舉行「113年國民人權意識民調調查調查結果發布」記者會,包括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委王幼玲、人權會委員葉大華與人權會顧問蕭新煌出席。
王幼玲說,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已是高度重視人權的國家,高達88.4%民眾同意人權議題應成為社會持續關注的重要議題。
王幼玲表示,對於最急迫需要解決的人權問題,依序為勞動權47.0%、居住權46.7%與教育權42.3%。政府應優先聚焦在相關政策推動與資源投入,例如改善勞工的工作條件與保障、推動可負擔的居住政策,以及縮小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王幼玲說,民眾對政府在「保障民眾基本居住權及提供負擔得起住房」的政策表現,有58.5%的人不滿意,其中40歲至49歲民眾不滿意度接近7成,可能與房價高漲、租賃市場不穩定或負擔得起的住房資源不足有關。
王幼玲表示,此外,近6成民眾對政府在校園霸凌的通報、支援機制及反應相關表現不滿意,其中又以30歲至39歲、北北基民眾不滿意度較高。
蕭新煌指出,對於人工智慧(AI)的新興課題方面,超過6成民眾擔心AI侵害隱私權與工作權,且超過5成民眾認為政府應該對AI發展加強管制。他認為政府要有相關機制關注AI發展,但不是控制,而是要注意社會後遺症。
此外,王幼玲說,針對民眾關切人權議題,國家人權會今年也提出多項計畫,包括心理社會障礙工作與就業權益督導計畫、校園教師對學生的暴力處理機制等,都因預算遭立法院刪減而無法執行,可能嚴重損害不利群體的人權保障。
深入研究校園暴力議題的葉大華表示,監察院與人權會受理案件大多是弱勢人權,沒有預算執行必要的申訴、救濟案件調查,「是逼著我們在雨天收傘」。過去大家注意的是監察院沒有衛生紙,但最大重點是要嚴肅提醒立法部門,這樣做是跟弱勢人民對立,使監察院無法保障人權,系統性專案研究因預算刪減被迫終止,這是最大問題。
人權會指出,這次民調是委託循證民調有限公司進行,調查對象為22縣市年滿18歲以上民眾,有效樣本為住宅2196份,手機1068份,合計3264份,在95%信心水準下,最大抽樣誤差範圍約正負1.72%。
- 記者: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2日電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