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中國試探川普底線 可能持續加強台海軍演

專家指出,中國持續在印度太平洋區域展現海上實力,向其他印太鄰國傳達霸權訊息,甚至可能加強台海軍演。北京此舉也在試探另一個更遙遠也更強大對手的想法:美國總統川普。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中國在短短5週內接連於澳洲、台灣和越南周邊舉行實彈演習;在有助對台發動兩棲突襲的船上測試新型登陸駁船;公布能切斷別國網路的深海電纜切割裝置-目前沒有其他國家承認擁有這類工具。

自川普(Donald Trump)今年1月就任總統以來,他與內閣成員將中國戰略聚焦於關稅,並和北京打起不斷升溫的貿易戰。對於中國日益加劇在印太海域的侵擾行為,他們很大程度上保持沉默。

然而,美方態度開始出現變化。對於中國日前在台灣海峽進行軍演,美國國務院4月1日譴責北京的「侵略性軍事行動和言論」。中國近幾個月在台海軍演的規模擴大,且愈來愈像真實的入侵行動。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先前訪問印太區域時向日本和菲律賓保證,美國會繼續保衛它們不受中國侵害。他表明,美方對台的維持現狀立場不變;美國五角大廈重申,中國仍是美國最大威脅。

不過,美國的印太盟邦希望從川普口中聽到這些保證,他尚未就台灣等議題攤牌。川普2月被記者問及相關立場時,他拒絕透露,且此後不曾談論台灣安全問題。

根據衛報,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高級分析師戴維斯(Malcolm Davis)表示,中國正在關注川普政府的動向,並測試自身行動能推進到什麼程度。

戴維斯指出,中國試探川普的過程中,中國周邊海域可能變得更為動盪,並表示北京可能在台海逐步加強軍演,並把菲律賓、日本等與它有領土爭議的國家當作目標。

根據一名前美國國務院職員,美軍在印太區域的參與程度,以及美國保衛台灣不受中國侵害應做到什麼地步,川普政府最高階官員在這些議題上意見分歧。川普上台後頭幾週,這位職員仍在國務院工作。

這名前職員談到,顯然有不同陣營在爭奪話語權和對川普的影響力,「在對台政策上,盧比歐(Marco Rubio)、瓦爾茲(Mike Waltz)等傳統國安派與『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派之間明顯存在分歧」。但川普站在哪一邊尚不明朗。

衛報表示,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國際安全計畫主任羅傑文(Sam Roggeveen)提到,眾所周知川普政府有一派人士希望從歐洲抽身,但川普是否同意在亞洲採取更多行動,目前仍是未知數。

從川普的烏克蘭和平談判立場可清楚看到,他樂意將貿易協議與重大地緣政治議題放在一起磋商。他也有在短短幾天改變對某事立場的傾向。

北京將密切關注川普的立場如何擺盪。如果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能和川普達成重大協議,透過經濟誘因交換烏克蘭的土地,北京或許會考慮對台灣如法炮製。

總部位於華府的策略顧問公司「亞洲集團」(The Asia Group)能源及永續產業主管舒赫-裴基(Jenny Schuch-Page)說,這在與美國關係最緊密的印太盟邦間造成焦慮,「與中國達成『大交易』(grand bargain)的可能性,將會讓東南亞國家擔憂自身未來遭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