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問:總統提國安措施是防衛被滲透 而非挑釁
總統府發言人李問表示,總統賴清德提出國安法制措施後,部分評論指控對中國「挑釁」,這完全不是事實;李問說明,針對滲透的自我防衛,並不是挑釁,就如同房子為了防範竊賊入侵,因而安裝警鈴系統,不能說警鈴系統挑釁竊賊。
民進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為因應中國對台日益升高的複合式滲透與統戰威脅,國際事務部日前舉辦「堅韌之島座談:永續民主對話」,以「捍衛民主、守護台灣:建立社會韌性以應對滲透與國安威脅」為題,邀請總統府發言人李問、黑熊學院理事長劉文、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副教授劉玉皙與談。
劉玉皙指出,中國長期透過宮廟體系及兩岸交流名義,滲透台灣民間組織,並藉由建立人際網絡散布錯假訊息,進行資訊操控與輿論誘導,試圖影響台灣選舉結果。
劉玉皙建議,應從基層社區著手,推動公民教育與社群凝聚,強化全民對統戰手法的識別力與抵抗力;深化與國際民主夥伴的合作,共建防衛韌性,設立揭露與反制統戰行為的即時應變機制;公民社會積極參與是遏止滲透的關鍵。
劉文表示,儘管中國持續發動弱化國軍的認知作戰,但隨著政府推動多項國防改革,民眾對國軍的信任與支持已逐年上升。做為「全社會韌性防衛委員會」成員,劉文強調,建構全民防衛韌性刻不容緩,並呼籲各界積極了解共同投入。
李問指出,隨著國際地緣政治變化,不僅台灣,印太與歐洲等民主國家也面臨相似的國安挑戰,因此深化國際對話與合作至關重要。
李問說明,台灣長期面臨複合式、多層次的國安威脅與風險,不僅限於傳統軍事威脅,更擴及到法律戰、經濟脅迫、海上騷擾、基處設施破壞(如海底纜線)、資安攻擊、錯假訊息、間諜滲透、統戰措施等,形成廣泛的光譜。
李問強調,總統賴清德提出國安法制措施後,部分評論錯誤指控,這些政策對中國「挑釁」,這完全不是事實。李問指出,針對滲透的自我防衛,並不是挑釁,就如同房子為了防範竊賊入侵,因而安裝警鈴系統,不能說警鈴系統挑釁竊賊。
近來間諜案引起國安疑慮,李問表示,台灣必須嚴正檢視現行制度須加強之處,也必須謹記任何政黨或組織都可能成為滲透目標;面對日益複雜且廣泛的國家安全風險,推動更完善的國安法制,正視挑戰迫切性,才能有效守護民主。
民進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為因應中國對台日益升高的複合式滲透與統戰威脅,國際事務部日前舉辦「堅韌之島座談:永續民主對話」,以「捍衛民主、守護台灣:建立社會韌性以應對滲透與國安威脅」為題,邀請總統府發言人李問、黑熊學院理事長劉文、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副教授劉玉皙與談。
劉玉皙指出,中國長期透過宮廟體系及兩岸交流名義,滲透台灣民間組織,並藉由建立人際網絡散布錯假訊息,進行資訊操控與輿論誘導,試圖影響台灣選舉結果。
劉玉皙建議,應從基層社區著手,推動公民教育與社群凝聚,強化全民對統戰手法的識別力與抵抗力;深化與國際民主夥伴的合作,共建防衛韌性,設立揭露與反制統戰行為的即時應變機制;公民社會積極參與是遏止滲透的關鍵。
劉文表示,儘管中國持續發動弱化國軍的認知作戰,但隨著政府推動多項國防改革,民眾對國軍的信任與支持已逐年上升。做為「全社會韌性防衛委員會」成員,劉文強調,建構全民防衛韌性刻不容緩,並呼籲各界積極了解共同投入。
李問指出,隨著國際地緣政治變化,不僅台灣,印太與歐洲等民主國家也面臨相似的國安挑戰,因此深化國際對話與合作至關重要。
李問說明,台灣長期面臨複合式、多層次的國安威脅與風險,不僅限於傳統軍事威脅,更擴及到法律戰、經濟脅迫、海上騷擾、基處設施破壞(如海底纜線)、資安攻擊、錯假訊息、間諜滲透、統戰措施等,形成廣泛的光譜。
李問強調,總統賴清德提出國安法制措施後,部分評論錯誤指控,這些政策對中國「挑釁」,這完全不是事實。李問指出,針對滲透的自我防衛,並不是挑釁,就如同房子為了防範竊賊入侵,因而安裝警鈴系統,不能說警鈴系統挑釁竊賊。
近來間諜案引起國安疑慮,李問表示,台灣必須嚴正檢視現行制度須加強之處,也必須謹記任何政黨或組織都可能成為滲透目標;面對日益複雜且廣泛的國家安全風險,推動更完善的國安法制,正視挑戰迫切性,才能有效守護民主。
- 記者: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日電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