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癌症、慢性病到長照 政府加碼投資健康國力

總統賴清德是台灣首位醫師總統,上任後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1年來,擴大癌篩及百億癌藥基金、慢性病防治、長照3.0、健保財務改革等措施陸續上路,要提升國人健康指標。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已3次討論,啟動5年新台幣489億元「健康台灣深耕計畫」,瞄準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1/3、2030年降低三高慢性病死亡率1/3、2028年自殺死亡率降低5%、台灣平均餘命從79歲提高至82歲等標。

癌症長期位居國人10大死因首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加強「國家癌症防治計畫」,擴大癌症篩檢及預防保健服務,預估5年服務1200萬人次,在既有的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等5種癌之外,試辦胃癌幽門桿菌篩檢,預計明年擴大為6癌篩檢。

在執行層面,肺癌的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對象擴大,新增大於、等於20包-年(過去20年中每天抽菸1包,或在過去10年中每天抽菸2包)吸菸史的老菸槍,以及有家族史的高危險群;大腸癌篩檢對象原本50至74歲,增列45歲至49歲、40歲至44歲具家族史者,大腸癌高風險族群的公費無痛大腸鏡篩檢,最快114年第2季試辦。

乳房X光攝影檢查對象,從原本45至69歲女性,擴大為40歲至74歲婦女,每2年可接受1次免費乳癌篩檢。對於子宮頸篩檢及預防,抹片檢查年齡下修至25歲,新增35歲、45歲及65歲女性當年可接受1次免費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114年9月起,公費HPV疫苗接種對象不再限定女生,國中男生也可接種公費疫苗。

「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是逐年透過暫時性支付機制及專款使用,讓癌友及早取得突破性新藥。114年編列公務預算50億元,指定用於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113年1至10月有8項癌症新藥納入健保、擴增給付17項,藥費支出約100億元,受惠人數逾1萬1000人。

有關慢性病防治,114年起,原本40歲以上公費成人健檢,增列30至39歲每5年1次;中央健康保險署113年8月啟動「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將尚未收案的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病人納管照護。

至於強化民眾心理健康支持與強化韌性,心理健康司將15歲到30歲「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擴大為15至45歲青壯世代,113年8月1日實施,每人有3次免費心理諮商,服務人數從約3萬人增至6萬人。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更建議列公務人員身心調適假,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朝向有薪且不用附證明規劃,114年3月17日已簽至考試院。

國健署114年5月起提供產婦2次產後健康照護服務,強化婦女孕產照護與心理健康支持,分別在產後1個月內及3個月內,服務重點包括生理量測、疾病與身體機能評估、心理健康自評、產後生活型態及生育諮詢等。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也討論到優化長照2.0,提早啟動長照3.0,整合預防保健、醫療和長照資源,打造居家、社區、機構、醫療、社福的一體式長照服務,並減少住宿型機構住民頻繁至醫院就醫。

其中,健保署推出的「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113年7月上路,對象為感染症,包含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等3類不便出門的失能病患,由醫護到府服務,下一步將持續推動醫療銜接長照,單一窗口,增加服務媒合效率,即時連結長照服務。

在健保財務改革方面,賴總統拋出「不同工不同酬」想法,提高急重症、產科、診察費及手術費用,實質鼓勵這些醫療人員留下來;以及推動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將健保給付從論量計酬,調整到論價值計酬,由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診所互相合作,盼從花蓮、台東試辦。

今年是健保施行30年,健保總額預算新台幣9286億元,史上新高,反映人口結構與物價趨勢,開源節流勢在必行,因此健保署推出「個別醫院總額」,促進醫院自我管理,抑制支出擴張幅度;健保署也研議擴大補充保費費基,擴大健保財源。

留住醫療人才更是當務之急,政府113年啟動護理人力政策整備12項策略中長程計畫,編列4年275億元,盼系統性地解決護理人力問題,建立正向的護理職場環境機制。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