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中正紀念堂前舉辦黑臉行動 反思白色恐怖影響
辜寬敏基金會等民間團體今天在中正紀念堂主體建築前廣場舉辦「找回消失的她們」黑臉行動,他們以「塗黑臉龐」的方式,具體呈現白色恐怖留給台灣社會的恐懼陰影,希望喚起社會對白色恐怖女性受難者的關注。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辜寬敏基金會等近40個民間團體今天共同發起「找回消失的她們」黑臉行動。
民團表示,這項行動靈感來自白色恐怖受難者潘英雪的真實經歷,潘英雪讀高中時,父親潘木枝是嘉義名醫,在228事件受難,身為長女的潘英雪深受打擊,23歲時因案成為白色恐怖黑囚。多年後,潘英雪因長期創傷而精神崩潰,卻仍記得弟弟潘信行的模樣,甚至塗黑臉龐、偽裝身分,從埔里前往台北,只為再見弟弟一面。
民團提到,潘英雪的故事,成為白色恐怖中女性受難者堅韌與深情的象徵。「519讓消失的勇敢女性回來」黑臉行動,是民間團體以身體行動做為歷史訴求,重現潘英雪的勇氣,也為白色恐怖時期無數被迫噤聲、遭到抹除的女性群體,重現尊嚴。
今天現場有20多位舞者與民眾共同行動,以「塗黑臉龐」的表演方式,在象徵威權的中正紀念堂體前,具體呈現白色恐怖留給台灣社會的恐懼陰影,喚回那些被歷史遺忘的勇敢女性,讓她們的故事再度被看見。
行動劇後,公民團體代表發言表達黑臉行動的訴求。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余宜家說明,潘英雪把自己的臉塗黑,試圖用這個方式逃避危險、保護家人。這個畫面,讓大家記住了白色恐怖時代,女性受難者的堅韌與勇氣。
鄭南榕基金會執行長劉璐娜談及,「我們都是黑臉潘英雪」,今天站出來是為了告訴台灣社會,大家沒有忘記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這兩個反民主、反人性的政權對人民的壓迫,以恐懼控制台灣、用仇恨分化台灣社會,不要忘記白色恐怖,要記住戒嚴體制對人性的扭曲和壓迫。
潘英雪的弟弟潘信行今天也出席,他表示,勇敢的台灣人走過228、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野百合學運、太陽花學運、青鳥行動,最後現在的大罷免,但是步伐仍不能停,因為那尊黑黑的銅像仍在那邊做假神、叫人去崇拜,台灣真的不需要一個獨裁者的紀念館。
行動最後,所有人共同呼口號,他們說,台灣人民嚴正要求追求轉型正義,反對國眾兩黨在立法院刪除「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的蠻橫暴力行為。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辜寬敏基金會等近40個民間團體今天共同發起「找回消失的她們」黑臉行動。
民團表示,這項行動靈感來自白色恐怖受難者潘英雪的真實經歷,潘英雪讀高中時,父親潘木枝是嘉義名醫,在228事件受難,身為長女的潘英雪深受打擊,23歲時因案成為白色恐怖黑囚。多年後,潘英雪因長期創傷而精神崩潰,卻仍記得弟弟潘信行的模樣,甚至塗黑臉龐、偽裝身分,從埔里前往台北,只為再見弟弟一面。
民團提到,潘英雪的故事,成為白色恐怖中女性受難者堅韌與深情的象徵。「519讓消失的勇敢女性回來」黑臉行動,是民間團體以身體行動做為歷史訴求,重現潘英雪的勇氣,也為白色恐怖時期無數被迫噤聲、遭到抹除的女性群體,重現尊嚴。
今天現場有20多位舞者與民眾共同行動,以「塗黑臉龐」的表演方式,在象徵威權的中正紀念堂體前,具體呈現白色恐怖留給台灣社會的恐懼陰影,喚回那些被歷史遺忘的勇敢女性,讓她們的故事再度被看見。
行動劇後,公民團體代表發言表達黑臉行動的訴求。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余宜家說明,潘英雪把自己的臉塗黑,試圖用這個方式逃避危險、保護家人。這個畫面,讓大家記住了白色恐怖時代,女性受難者的堅韌與勇氣。
鄭南榕基金會執行長劉璐娜談及,「我們都是黑臉潘英雪」,今天站出來是為了告訴台灣社會,大家沒有忘記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這兩個反民主、反人性的政權對人民的壓迫,以恐懼控制台灣、用仇恨分化台灣社會,不要忘記白色恐怖,要記住戒嚴體制對人性的扭曲和壓迫。
潘英雪的弟弟潘信行今天也出席,他表示,勇敢的台灣人走過228、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野百合學運、太陽花學運、青鳥行動,最後現在的大罷免,但是步伐仍不能停,因為那尊黑黑的銅像仍在那邊做假神、叫人去崇拜,台灣真的不需要一個獨裁者的紀念館。
行動最後,所有人共同呼口號,他們說,台灣人民嚴正要求追求轉型正義,反對國眾兩黨在立法院刪除「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的蠻橫暴力行為。
- 記者: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9日電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