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拋國防預算衝GDP 3% 許宇甄憂排擠教育、社福預算


賴清德拋國防預算衝GDP 3% 許宇甄憂排擠教育、社福預算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昨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並在會後於總統府敞廳發表談話,強調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 3%以上的目標,以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計畫;對此,國民黨立委許宇甄今(15)日指出,114年度國防預算規模達6470億元,占GDP約2.45%,若要達GDP 3%標準,國防預算須達8000億元,占年度總預算的25.5%,高於教育、經濟發展支出,恐對台灣經濟與社會福利造成排擠效應。


許宇甄提醒,《預算法》第83條規定,政府為了因應「不定期或數年一次之重大政事」,得提出特別預算,但該條文卻淪為政府浮濫編列特別預算的空白授權。她批評,民進黨在野時期,時任民進黨立委林佳龍曾提案要求刪除,總召柯建銘、立委潘孟安都有連署支持;若賴清德想提高國防預算,應回到公務預算辦理,若用特別預算偷吃步,有規避監督、濫用職權之嫌。


許宇甄特別點名前總統蔡英文執政時期,掌握行政、立法,想編特別預算就編特別預算,包含前瞻基礎建設8400億元、海空戰力提升2400億元、新式戰機採購2500億元、新冠肺炎防疫8400億元、疫後強化韌性3800億元,累計加總高達2兆5500億元;她痛批,特別預算特別容易被執政者濫用,為了避免債留子孫,應限制執政者浮濫編列特別預算、紊亂財政。


「賴清德因立法院席次未過半,無法如蔡英文隨心所欲編列特別預算。」許宇甄認為,賴清德利用川普上任後對全世界課徵對等性關稅做法,化危機為個人的轉機,順勢提出要求編列國防特別預算。她說,政府手中的每一分錢,都是人民辛苦的納稅錢,應該要花在刀口上,特別預算只能偶一為之,不該像蔡英文那樣,「當成菜市場買菜,隨意採購」。


許宇甄再提醒,賴清德總統就任後,兩岸關係愈趨緊張,政府被迫必須擴大國防支出,以加強防衛,但當務之急不該是大量採購武器,而是應儘速恢復兩岸交流。她提到,若賴清德政府不願累積善意,只會一再利用對抗製造恐懼,國防預算只會越編越高,對我國經濟發展不會有任何貢獻。


照片來源:翻攝自許宇甄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後柯文哲時代今揭曉 黃國昌、蔡壁如正面交鋒


【2026新北之戰2-2】黃國昌成選舉最大變數 藍營基層憂:恐讓60%民意再輸40%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