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禁菸鈴淪「羞恥鈴」? 柳采葳:民眾以為按下去會灑水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於去年10月在士林區前港公園試辦設置「禁菸鈴」,台北市議員柳采葳於昨(21)日質詢時,質疑試辦計畫評估標準過於粗糙,讓禁菸鈴淪「羞恥鈴」,甚至有民眾還誤以為會按鈕按下去會灑水;她也提到,台北市府成效竟以「1999無民眾投訴」作為指標,缺乏科學與精準根據,讓人難以信服。對此,台北市府公園處長藍舒凢允諾改善,也將與衛生局討論並檢討執行方式。
柳采葳指出,台北市683座公園與293處綠地,僅有98名巡查人力,若是偏遠地區,民眾檢舉後要1個小時,才有取締人員到場,難以有效查緝。對此,藍舒凢也承認,確實有這樣的問題存在,才與衛生局討論出試辦禁菸鈴。
「試辦禁菸鈴原意良好。」柳采葳表示,只是禁菸鈴卻標示不清、按鈕難尋、地點偏僻,加上使用次數僅170次,半年來每日平均用不到一次,顯示成效有限。她更批評,台北市府連試辦期的評估標準都未設定清楚,就聲稱效果良好,根本是敷衍了事。
柳采葳說,有民眾不清楚禁菸鈴按下去的效果為何,甚至有民眾還誤以為會按鈕按下去會灑水。她直言,會在公園抽菸的人,不是不知道不能抽菸,而是沒有羞恥心,所以怎麼能期待「羞恥鈴」的廣播會有用?
柳采葳建議,應將禁菸鈴的效果寫清楚,不可為了裝而裝,要有配套措施,以及具體成效評估與後續設置計畫、預算,「要做,就要做好、做大」,不要讓原本的立意良善最後成為笑話。
對此,藍舒凢也表示認同,允諾會改善禁菸鈴的設置地點及標示,並將與衛生局討論出更具體的評估標準、精進執行方式,會儘快研擬出詳細的計畫進行回報。
照片來源:柳采葳辦公室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李 映儒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