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 Pop搖擺舞融合珍奶文化 顏若芳挺:台灣小眾藝術走向國際舞台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近年台北市爵士音樂節受民眾喜愛,音樂文化呈現多元表現,台北市議員顏若芳(1)日表示,音樂不應僅限於流行歌曲的形式,其實還涵蓋了爵士音樂,甚至包含Lindy Hop搖擺舞等豐富的文化樣貌。她指出,自己辦公室有許多年輕同仁熱衷參與各類文藝活動,這也讓她更加關注並支持多元文化藝術的發展,我們應該給予這些相對小眾的文化更多關注與資源,讓台北這座城市在多元交流中發展出獨特的文化風貌。
顏若芳說,Swing搖擺舞文化與台灣手搖飲特色相結合,展現出創新與多元的文化融合。她特別提及珍珠奶茶作為台灣代表性文化符號,令人聯想到去年在美國實境節目《魯保羅變裝皇后秀》(RuPaul’s Drag Race)奪冠的台灣變裝皇后「妮妃雅」(Nymphia Wind),融合珍珠奶茶元素,成功將台灣文化帶上國際舞台。
來自韓國的知名Swing Lindy舞者Ilkyu與Jihee,參與台灣Bubble pop舞蹈活動接受採訪,分享他們對搖擺舞文化的熱愛與心得。他們表示,Swing Dance最大的魅力,在於能與舞伴即興玩耍、共享音樂中的自由與快樂,而這份精神,也深深啟發了他們的生活與舞蹈理念。
Ilkyu與Jihee表示,他們最初投入Swing Lindy,是因為被舞者們臉上的笑容所吸引。「比起跳得多好,大家更重視的是和舞伴一起隨著音樂『開心玩耍』。他們說,Swing Dance讓他們學會如何以身體與爵士樂即興對話,表達自我,也從這項舞蹈中體會到「每個當下一起努力並享受」的精神。對他們而言,那些透過非語言的交流,與對方產生共鳴的瞬間,是最幸福的時刻。
作為在韓國活躍的舞者,Ilkyu與Jihee也向還未接觸Swing Lindy的人分享。他們指出,Swing Dance起源於1920年代的爵士音樂,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共享音樂、情感與能量的文化。「它不只是單純的舞蹈,更是一種能將人與人連結在一起的生活方式。」他們鼓勵有興趣的人勇敢踏出第一步,「如果你正在尋找一種既快樂又容易上手的興趣,我非常推薦Swing Dance,實際跳起來絕對比想像中還要更有趣!」
隨著近年來市政府積極推動爵士音樂節,Big Apple舞蹈教室負責人劉佳銘指出,爵士音樂不僅是聆聽的享受,也包含可搭配舞蹈的元素,其中Swing Lindy便是源自爵士樂背景的雙人舞蹈。他表示,Swing Lindy除了作為一種社交舞,更能透過雙人學習與身體互動,讓學習者認識人與人之間在接觸與互動中的界線與尊重。
劉佳銘說明,透過專業的舞蹈課程,參與者能在技巧訓練中理解肢體的接觸、動作的配合與情境中的彼此尊重,進而對性別與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與體會,舞蹈不只是藝術展現,也能是建立人際互動、體會多元文化的重要管道。
搖擺舞工作室 TapLife負責人曾樺表示,Bubble Pop 從2019年至今,除了帶給許多朋友歡樂,也讓民眾認識舞蹈的價值,「我們希望舞蹈不只是舞者的專業表現,而是可以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每個人都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自信。」
曾樺指出,Bubble Pop 的精神是「自由、歡樂、歷史連結」,透過每年的活動,不僅促進搖擺舞社群的發展,也讓更多人打破對舞蹈的刻板印象,「每一次的跳舞,不是為了表現,而是為了連結彼此、釋放自己。」
本次舉辦的「Bubble Pop搖擺舞文化活動」即結合舞蹈與台灣在地特色文化,特別與「清心福全手搖飲」及「三白茉莉茶飲專門店」合作,讓來自各國的舞者透過品嚐珍珠奶茶等台灣飲品,進一步感受在地飲食文化的魅力。劉佳銘表示,這樣的結合不僅讓活動更具互動性,也讓台灣文化在國際交流中展現獨特風采。
照片來源:C2C Swing Festival、Bubble POP Lindy Exchange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籲在野黨支持4100億預算 賴清德:穩定電價避免衝擊民生產業
中午來開匯/為達成10月前不漲價承諾 郭智輝:行政院撥補台電1000億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潘永鴻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