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郡推3人行道整建案 結合海綿城市設計盼斗六成宜居城鎮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為扭轉台灣「行人地獄」形象,落實「人本交通」理念,國民黨立委張嘉郡今(21)日邀集中央與地方相關單位,實地會勘雲林縣斗六市大同路、民生南路與成功路3條人行空間改善工程。對此,張嘉郡強調,該工程總長度達4.4公里、總經費約1億600萬元,其中88%由中央補助,並結合「海綿城市」設計,讓高齡者、孩童與身障者的行走空間更加友善,也讓斗六市成為宜居宜行的典範城鎮。
張嘉郡表示,在她的爭取下,大同路、民生南路與成功路3條人行空間改善工程,改善4.4公里的人行道設施,總經費約1億600萬元,中央補助比例高達88%;她期盼加速推動工程進度,早日讓市容煥然一新,改善雲林斗六市區人行空間品質,打造友善、安全的步行環境。
張嘉郡進一步表示,此次3案不但融入「海綿城市」設計理念,讓道路更具氣候韌性,也讓高齡者、孩童與身障者的行走空間更加友善,這些工程將串聯校園、車站、市場、公園等重要節點,回應日常生活所需;她也承諾,未來會持續協助爭取資源,讓斗六成為宜居宜行的典範城鎮。
斗六市長林聖爵表示,特別感謝張嘉郡與立委許宇甄大力爭取,斗六市近年已完成都市計畫區內各國小周邊人行道的改善工程,但周邊道路的串聯,更是提升步行安全的關鍵;此次計畫就是進一步整合學校周邊與市區主幹道的人行空間,形成安全的通行路網,讓學童與市民的日常通行更加便利安心。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副總工程司蘇建隆表示,地方順應國土署近年推動人本交通的優先原則,斗六市政團隊打造「從無到有」的行人空間,並整合斷裂、零碎的通行區塊,充分展現地方市政團隊對人本交通的重視與投入。
據了解,根據改善工程,大同路將新建總長約530公尺的人行道,採雙側配置,並結合無障礙設計與空中纜線下地,強化與火車站周邊動線的串聯;此外,民生南路人行道總長度達1900公尺,除空間重整外,亦將全面升級排水與照明設施,提升整體環境舒適度與通行安全。
至於成功路則整建總長約2060公尺的人行道,涵蓋三民路至大學路主線及斗六家商外圍巷弄區段,將同步進行設施整理、動線優化與街景美化,有效解決人行空間雜亂占用問題,形塑市區具韌性與友善的人本通行環境。
今日會勘,雲林縣議員陳芳盈、黃勝志、賴淑媛、斗六市民代表會主席胡克勤、副主席黃尤美、成功里長曾景坐、林頭里長張雅筑、信義里長施耀斐、四維里長呂昶夆皆親自出席,就各自轄區人行環境的需求與施工細節提出建議,期盼工程如期推動,切實改善市民通行品質。
照片來源:張嘉郡辦公室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李 映儒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