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延伸工程等20年今通車 盧秀燕:黃金大道解決3大園區交通問題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徐德芬/台中報導
攸關台中市經貿發展的市政路延伸工程,第一標(工業區一路至安和路)今(26)日通車,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這條七期重要樞紐工程,她自擔任立委時就推動,但面臨造價高、意見分歧、施工困難3大難題,讓市民等了20年,如今通車,將成為產業的「黃金大道」,解決中科、工業區等園區交通問題,更能紓解捷運藍線施工時的交通黑暗期。
盧秀燕指出,市政路延伸工程造價太高,打通要花76億,且徵收困難,有400多名地主、政治勢力干擾,加上工法困難,高鐵、國道交通無法中斷,又要跨過筏子溪,但這條7期至工業區的黃金大道「非開不可」。她說,現第一標完工通車,明年底完工全線通車,將解決3大園區交通問題;在台中捷運藍線動工後,亦能舒緩交通,盼帶給地方家戶、經濟,乃至台中都繁榮。
內政部次長吳堂安表示,隨著中部科學園區、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及台中工業區的迅速發展,導致台灣大道及周邊重要道路時常面臨車流壅塞情形,因此內政部透過生活圈計畫補助台中市24.1億餘元,協助推動市政路延伸工程,全線預計明(115)年底完工。他期許能解決20年來的交通難題及完善中台灣產業運輸路網,同時串聯七期重劃區的市政服務機能,以及台中工業區的產業發展動能、促進都市繁榮發展。
吳堂安指出,內政部為協助台中市政府改善轄內道路與交通瓶頸,及提升整體人行環境品質,近年來持續透過生活圈計畫、提升道路品質2.0、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永續提升人行安全及均衡城鄉村里道路改善等計畫,累計挹注經費超過102億餘元,核定相關工程共285件;未來中央會繼續攜手地方,推動全面性及系統性的道路改善工程與措施,讓民眾享有更安全、舒適與高品質的通行環境,讓每一條道路不只是通勤的途徑,更是城市生活、產業發展與文化資產的關鍵連結。
台中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市政路延伸段是未來黃金大道,對於紓解台灣大道交通、中科、工業園區、都有一定效果;且該路段以低衝擊開發設計、人本道路及通用設計、生態復育、節能減碳為主軸,為國內最寬橋面脊背橋,透過懸臂工法施工,僅有高灘地落1墩、河中無支撐,以維護筏子溪生態多樣性。另外,也採用國內規模最大管冪工法,因應國道、高鐵等交通現況。
建設局表示,市政路第1標公嘗全長750公尺,總經費23億9254萬元,通車後可將台灣大道、朝馬路周邊車流分流至安和路與南屯交流道;第2標工程長約1200公尺,目標2026年完工。未來將成為台灣大道平行替代道路,與捷運藍線施工期相互輔助,更可望大幅提升運輸效率,打造台中「國際科技走廊」,為大台中帶來交通新紀元。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徐德芬拍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徐德芬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