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委喊普發現金風向怎麼吹?最新數據:認為「怕被罷免」聲量最高
財部日前公布2024年全國總稅收3兆7,619億元,高出預算數5,283億元,稅收與超徵數雙創新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主張推動「還錢於民2.0」,全民普發1萬元現金,且要修法將普發現金法制化。不過總統賴清德表示,將擴大對社會投資,以因應台灣社會挑戰,行政院也認為,有多少歲計賸餘可運用仍待審計部決算,當務之急是處理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蒐集2月11日至2月17日一周間的網路聲量數據,了解網友們對於「普發現金」、「還稅於民」相關議題的看法。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國民黨立委拋出「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當天引發高度矚目,單日聲量從不到千則飆增至超過3.2萬則,獲得廣泛討論,隔天也有1.6萬多則,直到第三天賴清德出席公開活動時說,台灣產業繁榮發展,政府因此有更多的稅收,「這個稅收第一個會用於社會社會投資」等語,吸引單日超過2萬則討論。不過「普發現金」、「還稅於民」的相關討論熱度並沒有繼續延續,到了第四天就跌落至單日7千多則,熱度迅速消散。
網路數據調查也發現,網友們對於普發現金議題的看法相當兩極,好感度只有0.55,負面聲量大於正面聲量,透過議題的負面熱門話題分析,相關討論負聲量來源在於,「超徵」稅收代表的意思不是「政府多收錢」,而是「總稅收高出預算數」,民進黨團在第一時間即指出,真實數字仍須經決算,「若動輒普發現金認為就是拚民生,其實只是廉價討好、民粹而已」,不過仍有不少網友樂喊「發給我」、「快點發錢」。
此外,進一步透過主題風向分析了解網路留言討論內容趨勢,聲量佔比最高的論述為「認為國民黨提普發現金是怕被罷免」相關評論,討論聲量在熱門討論主題面向中佔比23.1%,其次是「認為國民黨應用自己黨產發錢」佔比10.8%,第三是「認為應補貼勞健保或台電虧損」佔比10.6%,第四是「認為『擴大社會投資』說法為假」佔比10.1%,第五是「爭辯普發現金是否能促進經濟」佔比8.6%,第六是「表示國民黨加油」佔比8.1%,第七是「認為普發現金應依繳稅比例退還」佔比7.5%,第八是「批評藍白陣營砍預算後再提議普發現金」佔比7.3%,第九是「支持將稅收用於改善醫療、教育或補助弱勢」、「認為錢已經進了政府口袋了」兩議題並列分別佔比7%。
總體而言,輿論認為此議題已被高度政治化,使部分網友質疑國民黨立委背後動機,也有不少網友主張用於補貼勞健保、台電虧損,或以此改善醫療、教育或補助弱勢群體,反應這些人更支持將超徵稅收投入長期的公共利益。
回顧過去對於普發現金的討論,2022年其實也出現類似情況,當時超徵5,237億元為歷史新高,後來用於普發現金,也以此挹注疫後振興,並撥補台電財務、勞保等,尤其當時適逢疫後百廢待興階段,百工百業正需要這股源頭活水。不過相較兩年前,這次反對普發現金的聲量明顯較高,主要原因不外乎認為可以將這筆錢投入其他用途,這也顯示著,國民黨陣營恐怕要在政策正當性、公平性及溝通策略等面向作出調整,多多著墨如何藉由普發現金改善民生、如何帶動周邊經濟效益,以爭取更廣泛的支持。
- 記者:品觀點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