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危機成民進黨預算轉機?
因應川普關稅賴政府推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編列高達4100億元預算。從行政院四月初提出880億元,還沒月底已經迅速膨脹4.6倍。如果真的是為了人民排憂解難就算了,令人傻眼的是4100億元預算竟然包含總預算中遭刪除貼補台電的1000億元。檢視預算項目許多根本跟關稅政策無關。賴政府因應美國關稅先是慢半拍,一動起來不得了,大手大腳大手筆,就怕不是大紓困,而是大詐騙!
府院高層在美國宣布對台祭出42%關稅後,行政院長卓榮泰承認,自己聽到這數字都快昏倒了。閣揆一番真情告白,聽在老百姓耳理其實也快昏倒了,到底政府因應川普新政有何準備?驚魂甫定的卓揆,隨即喊出將以880億資金因應美國的對等關稅。880億怎麼算出來的沒人知道,聽起來比較像是討個吉利的數字。府院隨後展開企業訪查,一聽完說得調整因應的計畫,沒想到,經過一番精心設計,推出翻倍再翻倍的4100億元。
民眾黨團質疑4100億元數字怎麼出來的?加加減減發現,去年政府超徵稅額扣除要給地方政府、加上還掉前一年度的債務後剩餘的2000億元,再加進國會通過總預算案所刪掉的2076億元,將將好就是4100億元。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批評,政府根本沒有戰略高度跟具體因應。草案預算「借屍還魂」,把立院三讀通過、刪除擬補貼台電的1000億元偷渡進來。副總召張啓楷痛批草案內容根本是「大雜燴、大敲詐、大偷渡」,幹事長陳昭姿也揭露,連健保這種純為內需的事項都可以當成因應關稅衝擊,實在離譜。
卓榮泰以聽取企業意見時,業者希望今年別再調漲電價當作夾藏補貼台電1000億元的託辭。的確,政府頻頻調整工業用電,早就是產業界不能承受之重。但此不但無關美國關稅,而且證諸過往,一再補貼也未能解決問題。政府拿業者希望不調電價當說詞,卻不思考如何徹底解決台灣電力問題,只會要補助,要不到就趁機列入特別預算。有這樣的政府,不用等到美國重稅來臨,大家早就心灰意冷。
除了在野黨大加撻伐,如果賴政府將川普關稅亂全球,反手包裝成了利用川普關稅亂台灣,對台灣經濟發展以及財政紀律都是傷害。草案條列的十大項目無所不包,不僅台電、勞保、健保補貼,連高等教育人才培育都列進來。若特別條例與特別預算編列浮濫,將成為政府擴張支出的另類捷徑,對財政紀律將是一大挑戰。
特別條例打著抗關稅之名包藏擬偷渡的項目之外,甚至明定相關設備採購得採取限制性招標,不受《政府採購法》須公開招標等規範。過去親綠人士貪心枉法大發綠電財,2017年8800億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像是政治分贓的錢沾計畫。累累前科,再見此一限制著實令人擔心。政府以企業意見當補助台電的藉口,難保綠營朋友不會再趁川普關稅發國難財?
荒謬之處還包括,行政院將特別預算實施提前至3月12日開始。卓揆的理由是,之前美國對進口鋼鋁加徵25%關稅,鋼鋁業者已遭衝擊,因此要追溯彌補。我們想問,當時政府為何沒有反應?
特別預算一出仔細觀之,主要是舊瓶裝新酒、缺乏新意。許多項目只為強渡關山偷天換日,太過牽強。卓榮泰表示,這是在美國關稅新政出現前就有的想法。此話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是關稅宣布前就開始為產業生存思考,還是關稅新政前就開始布局利用特別預算為台電等解套?賴政府面對全球經貿劇變,需要更多經濟考慮、少一點政治算計。
- 記者:品觀點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