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哥小唱》朱高正能跳 因為我跪著


雄哥小唱》朱高正能跳 因為我跪著

在此20年的黨文化變遷下,有些民進黨的新進政治人物,具有強烈權威性格,他們的戰狼式言行、將人民階級化、對人民的控制慾,與他們所仇視的對象完全一樣。歷史告訴我們:納粹與蘇聯,表面相反,實質相同!如今,國會改革法案三讀。賴清德也將在他第一個十字路口作出選擇。(圖/取自網路)

作者/吳統雄(台灣民調創始人)

國會改革有3次。

第一次,1987年第一屆第五次增額立法院,達成1989廢除萬年國會決議,主要「推腳」是開創躍上會議桌大跳的朱高正。

第二次,1993年第二屆立法院,達成進入憲政的千頭萬緒改造,包括由收回「國會調查權」起步的「立法權獨立」與媒體自由化,推手包括國民黨的改革派與民進黨主張「和解」的主席(也是立委)施明德與治理派立委彭百顯等,並由「打鬥議事」進入「協商合作議事」。

第三次,現在正在進行的完整「立法權獨立」,就歷史脈絡,應該是各黨最有共識、最能歡樂合議的改革。不幸,中間經過陳水扁的「貪腐轉型」、消滅了民進黨的理念初心;更加上蔡英文的「個人控制慾」,強調「暴力維權」高於一切正義的統治文化,將民進黨內治理派驅逐殆盡,而出現上周民進黨再次只打人、不議事的實況。(請參見本專欄《陳水扁痛失金蟠桃》與《蔡英文─9局下,也有絕妙好球?》)

賴清德 站在蜜月期的十字路口

賴清德仍在被約10~25% 可變選民期待的「蜜月期」中,站在是否改革的十字路口將如何抉擇?對內再緊縮?或對外展包容?(請參見本專欄《為了「偉大總統」,賴總統是不是該走出自己的路?》)

朱高正當初能夠在會議桌上大跳,桌子為何沒倒?因為有一群認同改革「萬年國會」的「吳統雄們」,跪在堅實的土地,支撐朱高正在大跳的桌面。

「吳統雄們」支持的是國會改革的「目標」,而困於當時沒有改革的「方法」。

立法權獨立 不論在朝在野 應一體適用

台灣約有40%的選民,以為「選總統就是選皇帝」。(「選民結構」的來源與內容,請參閱《投票行為與選舉預測》)

賴清德擁有這樣的選民約25%,且有執政資源,若要繼續動員擴大阻擋改革,並無困難。連號稱「民進黨內最後良心」的林淑芬,在有影片證實她主動打人的客觀證據下,還在栽贓別人打人,民進黨內不問是非的文化,已經愈來愈離譜。賴清德只要有和蔡英文一樣利益分配的帝王術,持續發揚「毛式不斷鬥爭論」,有足夠的肥貓鷹犬,再亂鬥4年。

賴清德也可以誠實面對,國會改革爭取「立法權獨立」,根本就是民進黨的主張,留下提案與發言記錄的超過百人,其中仍在政治線上的超過50人,包括正在中央領銜部的國防、外交兩部長顧立雄、林佳龍等多人,地方首長陳其邁等多人,立法委員更多,除了常業性言行不一的柯建銘外,包括這次演出「委員攻擊秘書長奇景」的鍾佳濱等多人。

賴清德可以參考第二屆立法院,復興「現代政黨政治行為準則」的雛型,其實就是賴清德自己講的「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完成第二屆立法院就已經開啟的、不論在朝在野一體適用的「行政、立法權力分立」。不僅制衡,也是合作,「民視」當年的成立,就是極佳的例子。

何況,就客觀書面與影視記錄,根本只有贊成國會改革的絕大多數,沒有少數。現在的所謂少數,純粹就是髮夾彎式唱反調,為政治慾望重演的萊豬之亂。

問題癥結在「五權」或「三權」

當前爭議多半是文字問題,真正的制度癥結在「五權架構」是否要改為「現代三權架構」?如果是後者,可援各先進國家前例,類立法院邀請人民為聽證對象的條件,此等爭執根本不是問題。

向「三權」傾斜,是民進黨的原始主張,此議題實為見仁見智。唯可向第二屆立法院學習,不可能一次做到完美,天下也沒有完美,但可共同確認一個較好的方向。

明天將續審其他條文,應該就可以揭示賴清德的路口選擇。

民進黨立委如果繼續不討論,堅持以肢體阻擋會議,迫使無法用表決器,不得不改採用舉手表決,又發動御用媒體與側翼指責,只是栽贓手法。這樣做不過是再增強鐵桿選民的仇恨意識,更加撕裂人民,使臺灣更難團結。

這些動作,10~25% 可變選民會看在眼裡。賴清德目前只拿到 3% 可變群,賴清德還要堅持這樣做嗎?

史上執政者,在占盡政府資源優勢下,還發動街頭運動打擊競爭對象者,最具代表性3個人:希特勒、史打凌、毛澤東。

為完全不一路的朱高正辯護

我曾多次發文,為朱高正解說,他為何跳桌?

多位讀者質疑:朱高正不法、不理性,不值得辯護。

我從大學起,就發現朱高正和我完全不一路,我為何還要為他辯護呢?

朱高正和我台大同屆,當時朱高正讀哲學系,我們同是「一代會」(大一班代表聯合會)」成員。

朱高正一開始就對政治展現了濃厚的興趣,不滿足當會員,還要當幹部。

我一生第一次受邀參加「競選餐會」,就是朱高正召集的。校園社團也要搞競選餐會?當時我實在很訝異。

後來我被遴選為幹部,但我的興趣在投入自強活動服務等,和他沒有交集,所以往來並不密切。

一個人的個性與行為會維持一致性,他在「一代會」的過程和他後來與國民黨、民進黨、社民黨、新黨…的關係類似。

民調無效 跳桌有用

很多人不知道,1983年在台灣戒嚴期只有「2報3台」的時代、我是第一位以「創辦民意調查」為理由,將「萬年國會」搬上聯合報3版頭條的人。

也有其他人知道「萬年國會」的問題,但不敢、或不願意提。

我當時發現,大約只有15% 的人對「萬年國會」有感。

我持續用調查與報導,提醒「萬年國會」的現象與各延伸問題。人類行為約2年可能陡轉一次,經過6年後的1989年,對「萬年國會」有感者,約仍僅在40% 的相對少數,對結束萬年國會並無明顯作用。


雄哥小唱》朱高正能跳 因為我跪著

但朱高正跳上桌子,就引起廣泛注意,而終於解決萬年國會。

所以,朱高正是有功的,而我是沒有貢獻的。

但是,如果沒有許多和我一樣無名的人,包括國民黨內的改革派,默默的趴在地上,讓朱高正在我們的背上跳,朱高正有可能只會摔下來吧?

人民約定之法 VS. 統治者頒布之法

我看朱高正:是否不法,是以事實「有無可遵循之法」為前提。

我們支持的「法」,是人民經由正當性(legitimacy)程序約定的法;不是統治者頒布的法。

朱高正表面看來不法,但事實當時沒有解決萬年國會之法。

我用文章反萬年國會、甚至是第一個在大報上公開討論此問題的人。我表面合法,但在事實上,對結束萬年國會沒有作用。

所以,針對「萬年國會」,朱高正的「不理性」才是壓迫「更不理性的權威」改革的原因。

我「很理性」的提出民意調查實況、以及分析預測如何改革的建言,只會被「不理性的權威」嗤之以鼻。

尊重絕對多數的「交集民意」 才是理性的抉擇

同理可說明以下多個事件。

黃花崗和六四,其環境下的人民均無平等參政權,不服統治者的單向法,缺乏人民同意的正當性程序,其反抗是公民權,而不是「不法」。

大陽花發生的2014年,已可在人人平等、具備正當性的程序中參政,不必靠暴力也可以當選。但蔡英文不遵守約定程序,以仇恨動員,鼓動無辜的人,衝進無關的公務機關打砸偷,並非公民抗爭,而是行為事實不法!

今年經由正當性程序所產生的最新民意,賴清德所獲28% 實質支持,是絕對少數,如何尊重絕對多數的「交集民意」,才應是理性的抉擇。

求共同目標 莫專唱反調

朱高正在立法院揮出「國會第一拳」,處於「萬年國會」無法可辦的困境,屬於不得已的公民抗爭。

但在「萬年國會」解散後,朱高正仍然延續「暴力問政」,宣稱「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要有七分才氣,更要有三分匪氣」,似乎享受被封為「打架大師」,更自稱是「國會戰神」,這些部分我並不贊同。

當初朱高正要跳,我願意跪,是「就事論事」。我認同「共同的目標」,不過當時沒有「解決的方法」;我的方法沒效,只能試他的方法。一事認同,並非百事認同;我的言論行為和他完全不同,但並非就必須事事唱反調。

立法權獨立 國會調查權 民進黨貢獻良多

第2屆立法院曾經創造了現代政黨政治的合議雛型,以人民為歸依、求同存異;而非以政黨利益為唯一、求異廢同,所以才能解決由訓政進入憲政的法制化,影響千絲萬縷,回顧2事,特別有深意。

爭取「立法權獨立」的第一、第二個成文案,是國民黨立委蔡璧煌領銜提的:「國會立法調查權」、「準立法式聽證制度」。然獲得民進黨立委洪奇昌等大力支持,成為兩黨共識,獲得院會通過向此方向推進。

當時立法院國民黨有95席,加上無黨籍盟友11席,占總席數65.8% 的絕對多數。

幸而當時國民黨內存在改革派,而最有資格主張仇恨的民進黨主席施明德,適時提出大和解咖啡觀。立法院沒有淪為「為反對而反對」「不論理由唱反調」的地步,最後立法院也於1993年取得文件調閱權,為今天的「立法權獨立」踏出第一步。

絕對多數的國民黨 將最後1張票讓給民視

當時的行政部門,也能夠配合「憲政初步」追求國家資源與社會結構的公平。

1994年的新聞局長胡志強在立法院報告,將開放第四台無線電視台,並承諾立委要求,將公平審議發照。

1995年新聞局宣布,由民進黨的民視,取得第四家無線電視執照,國民黨大老的申請反而沒有成功。

擔任過政府評審的人都知道:「評審名單確立時,即評審結果揭曉時」。

國民黨在立法院占絕對多數時,將「最後1張無線臺執照」發給了民進黨的電視台。

2020年,蔡英文政府在立法院僅占普通半數時,經由NCC以不當運作(遲至2023年始由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定),將「最後1台承擔監督責任的有線臺」中天電視的執照剝奪。

納粹與蘇聯 表面相反 實質相同!

「國會調查權法制化」是「立法權獨立」的重要一環,應是各政黨必須認知,不論在朝在野共同的目標。

立法院自第三屆後,每屆各黨均續提「國會調查權法制化」增補案,但旋即變成黨爭,每次朝野易位,許多人立場立刻翻轉,無法成為公共政策。

經過陳水扁的貪腐硬拗,以及蔡英文的強烈「個人控制慾」,民進黨已經大大損失創黨時期的黨格。而在此20年的黨文化變遷下,有些民進黨的新進政治人物,具有強烈權威性格,他們的戰狼式言行、將人民階級化、對人民的控制慾,與他們所仇視的對象完全一樣。

歷史告訴我們:納粹與蘇聯,表面相反,實質相同!

明天,國會改革法案三讀。

賴清德也將在他第一個十字路口作出選擇。

----

參考連結

《投票行為與選舉預測》

https://txwu.neocities.org/RwdBlackPool/

(本文與《風傳媒》同步刊出)


雄哥小唱》朱高正能跳 因為我跪著

吳統雄,臺灣民調創始人。世新大學資管系創系主任,曾任教於台清交與美國喬治亞理工等,是喬治亞理工Adoption Modeling 研究團隊首席。歷任聯合報系資訊中心副主任、神通機構高階主管、日商科技公司總經理,因創辦電腦統計民意調查而獲得國家金鼎獎。他是第一代民歌手,擔任過廣電主持人,發表過唱片,是資深公共評論人。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