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子隨筆》大陸自駕遊雜感 – 文化匯流


薛子隨筆》大陸自駕遊雜感 – 文化匯流

潮洲的“韓文公祠”。(圖/取自網路)中國千年文化的演進與傳播,就是經由大大小小的韓愈、蘇東坡,如江河水渠,匯流散佈於全國各地。

作者/薛中鼎

1.中原與嶺南

我之前讀唐詩,有兩首關於大陸嶺南的詩,給我的印象深刻。

一首是杜甫的詩《夢李白》,詩如下: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當時李白流放到夜郎,音訊斷絕,生死未卜,杜甫憂心老友,夢見李白,寫下了這首詩。

《夢李白詩》給我印象很深的兩句話,就是《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文字中描述嶺南是“瘴癘地”,只有“逐客”才會去。如果想再回到中原家鄉,路途凶險,要注意“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另一首詩,是唐朝宋之問的《渡漢江》詩: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宋之問被貶到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受不了異域苦楚,第二年就逃歸洛陽,匿居友人家中。

這首詩是他在逃歸途中所寫的。“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這兩句話,衆所周知。一般人所不知的是,詩的作者,是吃不了生活在“嶺南瘴癘地”的苦,寧願犯法,也要“逃回”家鄉。

因爲受到古典詩文作品的影響,我仿佛覺得大陸的“中原地區”與“嶺南地區”,有文化、地理、甚至認同上的隔閡。

近年來,我在大陸多次自駕遊,總算對於大陸的“文化匯流”,有了較為清楚的觀察與認知。

2.惠州與儋州的文化匯流

位於嶺南的廣東惠州,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北宋的蘇東坡,曾經被流放到惠州,在惠州謫居三年。

蘇東坡名氣很大,雖然貶居惠州,很受地方官的禮遇。地方百姓也很仰慕他,他也喜歡與百姓親近,留下了諸多美好詩篇,一首有代表性的詩是: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東坡隨遇而安,很喜歡吃嶺南的荔枝,已經不介意常住嶺南了。

惠州有個湖,原名“豐湖”。蘇東坡遊豐湖,想到了他所熟悉的杭州西湖。當地人後來也就改稱“豐湖”為“西湖”了。

我自駕遊到了惠州。在惠州西湖遊湖。湖邊山丘上有景區公園,是個“蘇東坡主題公園”,亭臺樓閣,多有敘述蘇東坡與惠州的故事。


薛子隨筆》大陸自駕遊雜感 – 文化匯流

惠州西湖媲美杭州西湖。(圖/取自網路)

惠州西湖雨湖邊公園遊人如織,青年學生很多。當地民衆,似乎都以蘇東坡曾謫居於此爲榮。

惠州西湖,今天已是嶺南地區最負盛名的湖光美景,也是拜蘇東坡之所賜。

我在惠州的一個强烈感受,就是蘇東坡在無意間, 扮演了一個“文化匯流”的角色。

也就是說,蘇東坡憑藉他的個人魅力,把中原文化,匯入惠州,千年來,影響綿延不絕。

惠州之後,蘇東坡被貶到了海南島的儋州。從個人際遇來説,蘇東坡很不幸,一再被貶。從“文化匯流”的角度來看,蘇東坡似乎承載著“文化開枝散葉”的任務,將中原文化,又成功匯入了海隅的海南島。

今天,海南島儋州最著名的觀光景點,就是蘇東坡故居。蘇東坡在儋州還留下了一些“樸實可愛”的詩篇,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詩是:

半醒半醉問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尋牛屎覓歸路,家在牛欄西復西。

詩的意思是説,某日他喝醉了酒,迷路了,不知如何回家。後來想到一個方法,就是順著有牛糞的路徑走去,終於回到了牛棚邊的宿舍。

蘇東坡在儋州,教化當地民衆,在他離開儋州數年之後,儋州竟然也有人上京考試,高中進士,成爲美談。

3.潮州的文化匯流

我到了廣東潮州,認識到潮州的“地標性人物”,是唐朝韓愈。

韓愈是唐憲宗時期的名臣。當時皇帝崇信佛教,要迎佛骨入宮祭拜,引發全國性的狂熱禮佛風潮,社會各階層趨之若鶩。王公士庶,奔走施捨。百姓有廢業破產、燒頂灼臂而求供養。韓愈時任刑部侍郎,一意維護儒家正統思想,反對佞佛,上表《諫迎佛骨》,勸阻皇帝不應如此狂熱禮佛。

這個動作,觸怒了皇帝,韓愈因此被放逐到潮州。


薛子隨筆》大陸自駕遊雜感 – 文化匯流

韓愈:不虛難謫八千年,贏得江山都姓韓。(圖/取自網路)

韓愈被貶,晚輩韓湘來送行,走到了陝西藍田,大雪紛飛,無法前行。韓愈寫了首著名的詩如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本爲聖朝除弊政,敢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是唐詩中的名句。

來爲韓愈送行的韓湘,就是中國民間故事,《八仙過海》中的“韓湘子”。

韓愈是所謂《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大師,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到了潮州,知道當地河水中,有鰐魚爲患,居民牲口多受其害。

於是,韓愈發揮文采,寫了篇《祭鰐魚文》。他在潮州惡溪邊,把羊一頭、豬一頭,投入溪水中,給鱷魚吃,同時誦讀他的《祭鰐魚文》,

他請鰐魚遠離民衆,不要再危害鄉里。

據説,不久之後,惡溪之水西遷六十里,潮州境內,永遠消除鱷魚之患。

潮州民衆以韓愈爲榮,流經潮州的河,叫做“韓江”。

韓愈的諡號為“文”,人稱“韓文公”。在韓江畔有座小山,山上有《韓文公祠》,供人祭拜韓愈。祠堂拾級而上,占地頗廣,林木掩映,是潮州的著名景區。

韓愈在潮州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他致力於當地文教工作,推動了中原文化匯流潮州。

韓愈之前,潮州只有進士3名,韓愈之後,到南宋時,登第進士就達172名。潮州人認爲這一科舉成果,應歸功於韓文公。

中國千年文化的演進與傳播,就是經由大大小小的韓愈、蘇東坡,如江河水渠,匯流散佈於全國各地。

4.客家族群的文化匯流

從潮州往北,就是客家的重鎮梅州。在國府時期,被稱爲“梅縣”。

梅州人才輩出。著名的有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中共開國老帥葉劍英、台灣丘逢甲等。


薛子隨筆》大陸自駕遊雜感 – 文化匯流

梅州“葉帥紀念園”。(圖/取自網路)

葉劍英在毛澤東死後,一舉粉碎《四人幫》。事後,葉帥不戀權位,力挺鄧小平上位主政。沒有葉帥,中國不可能迅速撥亂反正,恐怕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了。

梅州有一個很不錯的“客家博物館”,介紹客家人的歷史。

博物館中,有個很大的壁圖,介紹近二千年來,客家族群五次大規模遷徙的路綫。我在圖前觀察,駐足良久。

客家族群自西晉《八王之亂》以來,從中原地區南下江西、湖南、廣東;再往東西方向擴散到廣西、福建;再往西北方向發展到四川、雲南;再來,有的走向福建沿海與台灣,有的則飄洋越海,走向全球各地。

客家族群人才薈萃。在中國近代,孫中山、朱德、鄧小平都是客家人。

我在造訪梅州“客家博物館”之前,不知道客家族群是如此源遠流長,分佈廣汎。客家族群,可以説是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文化的《主心骨》族群。

我深深體會到,客家族群,歷經千年遷徙流離,開枝散葉,一直維護著固有文化的傳承、以身爲中華民族的一份子爲榮。

5.結論

我行走大陸各地,注意到,各地有各地的人文地理特色,也有各地的“標杆人物”。但是,總體而言,全國的一致性與認同性都很强。

杜甫詩中所謂的“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的“中原與嶺南”的“地域認知”的“分歧感”,在今天的中國大陸,已經不存在了。

在成都,可以看到金沙遺址的金沙文化、三星堆遺址的三星堆文化;在杭州,可以看到良渚遺址的良渚文化;在荊州博物館,可以看到江漢楚文化;在東北,可以感受到遼金文化;在呼倫貝爾的海拉爾,可以感受到鮮卑文化的遺存。

最後,異源匯流,不同源頭的文化,都匯流形成了一個包容力强大的“中華民族”文化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薛子隨筆》大陸自駕遊雜感 – 文化匯流

薛中鼎,大學讀理科,有比較嚴格的邏輯訓練,後來在政大讀企管碩士,美國讀管理科學博士。

大約有北方遊牧民族的基因,所以換了些不同的工作領域,在美國、北京與台灣都生活多年。雖然“遊牧”四方, 對於中國文學與歷史,尤其是文學與歷史的關聯性,以及歷史變遷的邏輯性,一直有濃厚的興趣。喜歡嘗試著以百年後歷史學家的角度,來分析探討當下的現象與問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