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珀感懷隨筆》說說政治正確 一切正確的台灣故事


王惠珀感懷隨筆》說說政治正確 一切正確的台灣故事

這尊建築是三根圓柱,還是兩根方柱?用來詮釋「民主尊重每個人擁抱不同的價值觀」最貼切。那麼,血緣、文化、歷史、教育及經濟(財富),哪一項是台灣人在乎的價值及資產?政治在這裡不是選項,因為認知作戰的排他性只會製造仇恨、對立與不安。

作者/王惠珀

《前言》

朋友傳來一則視頻,媒體大咖在暢談股市及了不起的台灣數據,然後叫不滿意台灣的人:「走啊,移民啊,台灣不需要你。」

我以為這是希特勒還魂,跑到台灣當側翼,為統治者開啟權鬥序幕了。只有缺乏民主素養,思想法西斯的人,才會叫非順民離開台灣。

衝著這點,就來談談人的價值觀,還有民主。

《核心價值》

每個人的核心價值不同,深度、廣度也不一樣,價值觀是思想上的定位,自己擁護的價值觀別人管不著。也就是說,你的價值與我無關,但要我追隨你的價值,門都沒有,因為井蛙的視野,與海中游魚或天上飛鳥的視野鐵定不同。首圖

有人在乎錢(經濟、股市…),有人在乎政治正確(官場得意、官媒一條鞭、官商一家親…)。但更多人骨子裡藏著的,血液裡流淌的,腦袋裡在乎的,是基因(根…)、文化(語文、宗教…)、歷史(文獻、藝術…)、以及教育(哲理、傳承…),這是無形的資產。

民主社會追求的,是以多極思維尊重每個人擁抱不同的價值觀,讓社會兼容並蓄。所以「政治」在無形資產上排不上名號,因為它太世俗,其認知作戰的原罪是仇恨,已製造出一個分裂的台灣。

但有人硬要以少數民意駕馭多數人,還有人跟著歌功頌德,出言驅趕有不一樣價值觀的人離開台灣。這不只羞辱了有腦袋的台灣人,還羞辱了民主,這樣的視頻怎麼看得下去?說直白些,珍視無形資產的人不是不在乎財富,是在乎「別窮到只剩下錢」,也不是不懂數據,是討厭只報喜不報憂的台灣數據。

《邏輯到了台灣會轉彎》

民主就是民主,怎麼到了台灣就變成特有種的「台灣民主價值」?這不奇怪,因為經過「轉型正義」的洗禮,只要政治正確一切正確,台灣人連邏輯都可以轉彎,且舉一個國家典籍名稱被轉彎的例子。

藥典是收錄藥品規格、製造工藝、檢驗標準的法典。民主直選後《中華中藥典三次政權移轉中被更名三次(2005~2013),形同兒戲。

中藥有著二千年以上的文化底蘊,其典籍自有民俗(臨床試驗)、歷史、專業以及科學的傳承背景。最早出現的藥典是【唐本草】(公元659年),【本草綱目】則是李時珍於明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集本草學之大成。中華民國承襲固有典籍,編撰《中華中藥典》,收錄於1930年出版的【中華藥典】。筆者1990年代還承接過衛生署計畫,編修【中華藥典】第四版英文版。

維基百科記載,為因應台灣正名運動,《中華中藥典》於2005年被單離出來,以【台灣傳統藥典】效忠台獨黨綱。

如此一來,典籍被台獨收割,走入了反科學(台灣傳統藥)、反專業(中藥)、反歷史(中醫)與反智財(將中華智財占為台灣傳統,與論文抄襲何異?)的行徑。2013年,國民黨政府再將之更名為【臺灣中藥典】。


王惠珀感懷隨筆》說說政治正確 一切正確的台灣故事

為了因應台灣正名運動,國之典籍《中華中藥典》被更名為《台灣傳統藥典》,再更名為《臺灣中藥典》,前後不到二十年。

中華中藥典》單離出來,自立門戶變成【台灣傳統藥典】後,藥政管理的邏輯跟著轉彎,變成中藥、西藥分流分治,台灣人的身體跟著一國兩制。至於是中藥還是西藥在傷身,那是老百姓你家的事了。


王惠珀感懷隨筆》說說政治正確 一切正確的台灣故事

生命科學的不科學性(中時2008.07.28)。

事實上,邏輯在台灣碰到認知作戰就須轉彎的例子多了,例如「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合憲,例如對岸用的我們不用(德國BNT疫苗的仿單寫簡體字),即使高端疫苗不合科學邏輯,也可以透過修法施打。至於安不安全,有沒有效,那是老百姓你家的事了。

《結語》

在我看來,政府以單極(認知作戰)的價值觀,透過傳媒洗腦閱眾,限縮人民思想使其弱智化,正是走向法西斯(多數要尊重少數、我藐視國會宣講…)的溫床。

但民調告訴我們民智已開,多數人不會去看與自己核心價值相悖的節目,那會羞辱自己的智商。看只談數據(錢)的傳媒,會讓自己窮到只剩下錢,聽政治正確的政論,會讓自己的知識窮乏到變成井蛙。


王惠珀感懷隨筆》說說政治正確 一切正確的台灣故事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其在《優傳媒》所撰專欄,榮獲第20屆卓越《新聞評論獎》。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