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OC調查】國民黨「全民發1萬」難攏絡人心 好感度僅0.55%、負面聲量暴增

【TPOC調查】國民黨「全民發1萬」難攏絡人心 好感度僅0.55%、負面聲量暴增

財政部日前公布2024年全國總稅收達3兆7,619億元,超出預算數5,283億元,創下稅收與超徵額雙新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主張推動「還錢於民2.0」,建議全民普發1萬元現金,並希望透過修法將普發現金制度化。對於普發現金議題,網友看法分歧,好感度僅0.55,負面聲量高於正面聲量。聲量佔比最高的討論點為「認為國民黨提普發現金是怕被罷免」,占比23.1%

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分析2月11日至2月17日間的網路聲量,探討網友對「普發現金」與「還稅於民」的看法。數據顯示,國民黨立委提出「全民普發1萬元現金」當天,網路討論量激增,從每日不到千則暴增至3.2萬則,隔天仍維持1.6萬多則。而到了第三天,總統賴清德表示「這個稅收第一個會用於社會投資」強調應擴大對社會投資,以應對台灣社會挑戰,引發超過2萬則討論。然而,「普發現金」、「還稅於民」的討論熱度並未持續,第4天便下降至7千多則,迅速冷卻。


【TPOC調查】國民黨「全民發1萬」難攏絡人心 好感度僅0.55%、負面聲量暴增
數據顯示,國民黨立委提出「全民普發1萬元現金」當天,網路討論量激增,從每日不到千則暴增至3.2萬則,隔天仍維持1.6萬多則。(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提供)

數據調查也顯示,對於普發現金議題,網友看法分歧,好感度僅0.55,負面聲量高於正面聲量。部分負面討論聚焦於「超徵」稅收的定義,認為超徵並非政府多收錢,而是總稅收高於預算數。民進黨團則強調,超徵金額仍須決算確認,認為「動輒普發現金並非真正的民生政策,而是廉價討好與民粹手段」。不過,仍有不少網友支持普發,直言「發給我」、「快點發錢」。

進一步分析網路留言趨勢,聲量佔比最高的討論點為「認為國民黨提普發現金是怕被罷免」,占比23.1%;其次為「國民黨應該用自家黨產發錢」(10.8%);第三為「應補貼勞健保或台電虧損」(10.6%);第四為「認為『擴大社會投資』說法為假」(10.1%);第五則是「討論普發現金是否能促進經濟」(8.6%)。此外,「表示國民黨加油」(8.1%)、「認為普發現金應依繳稅比例退還」(7.5%)、「批評藍白陣營砍預算後再提議普發現金」(7.3%)、「支持將稅收用於醫療、教育或補助弱勢」、「認為錢已進政府口袋」(皆為7%)。


【TPOC調查】國民黨「全民發1萬」難攏絡人心 好感度僅0.55%、負面聲量暴增
進一步分析網路留言趨勢,聲量佔比最高的討論點為「認為國民黨提普發現金是怕被罷免」,占比23.1%。(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提供)

整體而言,輿論認為此議題已高度政治化,使部分網友質疑國民黨立委的動機,部分人則主張應將超徵稅收用於補貼勞健保、台電虧損,或投入醫療、教育及弱勢補助,以促進長期公共利益。


【TPOC調查】國民黨「全民發1萬」難攏絡人心 好感度僅0.55%、負面聲量暴增
部分民眾主張應將超徵稅收用於補貼勞健保、台電虧損,或投入醫療、教育及弱勢補助,以促進長期公共利益。(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提供)

回顧2022年的普發現金討論,當時超徵5,237億元,創歷史新高,最終普發現金並用於疫後振興、台電財務撥補與勞保支撐,當時社會需求迫切,政策獲得廣泛支持。然而,相較兩年前,本次反對普發現金的聲音明顯較強,主要原因在於部分人認為應將資金投入更具長遠價值的用途。這也顯示,國民黨在政策正當性、公平性及溝通策略上需進一步調整,並強調普發現金如何能有效改善民生與促進經濟,以獲得更廣泛的支持。(責任編輯:殷偵維)

(延伸閱讀:林岱樺涉助理費案100萬元交保 林母認為遭打壓:我們沒有缺錢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