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環境挑戰 探索解決方案 113年度環境科技論壇暨成果發表會
【民眾網黃楸玲/台北報導】
8月27日環境部舉辦「113年度環境科技論壇暨成果發表會」,展示其112年度在環境科技領域的重要研發成果。此次活動不僅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環保專家與研究機構的參與,也為社會各界關注環境議題的人士提供了交流與學習的寶貴機會,展現環境部在推動環境科技創新與應用方面的堅定決心。
環境部施文真次長在開幕式上表示,面對全球環境挑戰,創新技術的應用尤為關鍵。我們期待透過這次論壇,促進不同領域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探索解決方案,推動永續發展的實現。
此次論壇舉辦了兩場次的專題演講,第一場專題演講題目為「淨零生活與社會轉型」,透過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邱花妹副教授的分享,帶領聽眾從社會科學的角度,深入探討如何透過社會科學促進落實淨零生活。
第二場專題演講則以「環境部攜手NASA與國內學研推動高屏3D空品實驗」為題,介紹環境部跨部會與專家學者及NASA超級測站合作進行的計畫,研析南部高污染事件與天氣、氣流場和地形效應、物理化學特徵與轉化機制等,提供管制策略重要科學依據。
會中環境部展示112年度完成的多項科研成果,在淨零排放方面,透過「淨零路徑減量效益整合評估」研究,運用了LEAP(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System)模型,並結合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模型及BenMAP(Environmental Benefits Mapping and Analysis Program)等工具,對淨零排放的減量效益進行量化分析。
根據國內研究機構的調查,約37.9%的國人願意採行此均衡飲食方式,推估每年可減少356千公噸的碳排放,相當於我國碳排放量的0.14%。這些數據顯示,透過飲食習慣的改變,個人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對減少碳排放作出貢獻。研究顯示若每人減少30%的肉類攝取並以同熱量的蔬菜取代,每年可減少40公斤的碳排放。
在資源循環領域也有顯著進展,環境部通過整合政府部門的生物質相關數據,建置了生物質資料庫及料源地圖功能,這將有效促進生物質資源的再利用,推動資源循環零廢棄的目標。
為積極推動綠色化學的應用,基於綠色化學12原則,並參考國際化學物質安全替代評估的最佳實踐,環境部開發了「高風險化學物質之安全替代診斷模組」,該模組整合國際風險評估工具,建構子結構警示、相似性警示、交叉參照及分類模型等功能,為企業提供源頭辨識危害並進行替代的技術支援。透過這一模組的應用,將有助於降低工業生產中的有害物質暴露,減少環境污染,提升民眾的生活安全與環境品質。
環境部表示,此次環境科技論壇暨成果發表會不僅展示了環境科技研發成果、分享科研新知,也為關心環境議題的社會各界人士和年輕學子提供了參與、討論和建議的機會,從而促進整體環境科技研發資源的共享和技術成果的擴散交流。
更多新聞報導:
全國環保災防應變與復原業務交流 為每次挑戰做好充足準備
讓資源有效循環再利用 照明光源汰舊換新全臺百家門市送出多項好禮
- 記者:民眾網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