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才培育新里程!北市成立國際教育中心,奠基雙語放眼國際,打造無邊界教室!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等教育科 黃喬偉科長 1999分機6359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等教育科 林致均股長 1999分機1287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3年10月30日】

【主題: 國際人才培育新里程!北市成立國際教育中心,奠基雙語放眼國際,打造無邊界教室!】

【臺北報導】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整合國際教育與雙語教育,配合113年6月教育局組織改造並正式成立「臺北市國際教育中心」,為臺北市各級學校打造完善國際化教育體系,提供學生更多元的學習機會,讓北市學子在無邊界教室裡倘佯國際之海,培育具備全球競爭力的未來人才!


▲萬華國中外師與雙語老師自製雙語PODCAST節目,於學習角空間呈現,師生可於該空間進行討論與分享


本市國際教育中心將承擔國際教育的四大任務,包括強化國際教育人才培力、推展國際教育課程、促進國際教育交流合作及強化支持機制,為教師和行政人員提供國際交流專業培訓,協助學校發展適合本市學生的國際教育模組,並積極推動國內外學校實體或線上交流,從中央政策到地方推動支持國際教育實踐。


為培養學生全球公民意識,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積極拓展國際交流窗口,自104年迄今共計簽署有9項協議或備忘錄(MOU),並鼓勵本市學校與國外學校締結姊妹校,截至113年累計共計有57所本市學校與134所國外學校締結為姊妹校。為鼓勵各校積極與國際接軌,本市訂有補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深耕國際教育交流實施計畫,113年共核定補助87案出國交流案,總經費約1,500萬元,包括姊妹校互訪、技職見習、教育文化學習、表演藝文或國際競賽等活動,推動本市學校師生以多元形式共同參與國際交流活動。為增進本市教師相關知能並分享國際交流經驗,教育局辦理多場次教師培力共通課程、分流課程及諮詢輔導工作坊,並為檢視各校發展國際教育成果,本市訂有深耕國際教育獎,學校取得不同階段別之認證將獲得經費挹注及課程實踐。


▲民權國中外師運用國際雙語學習角(Language Corner)與學生互動討論如何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為強化國際教育支持體系,本市雙語輔導團自113學年度起改組為國際雙語輔導團,發展素養導向的國際雙語教材、教案、教學影片以及教學包,並首次與國立政治大學合作發行雙語教育電子刊物─「臺北市雙語通訊」,以「BilinguaNext」作為刊物名稱,結合Bilingual和Next 2字,取之緊密連結雙語的現在與未來之意涵,將以月刊方式作為延續性之教學資源運用,提供現場教師進行雙語教學之參考與省思,讓雙語推展更結合國際教育的內涵並符合實際應用需求。


本市高中與多國學校和國際教育機構建立合作,推動國際文憑(IBDP)、雙聯學制(如臺美、臺加、臺日雙聯學制)、國際預科課程(IFY)等多種國際課程,助力人才培育世界接軌,不僅重視語言學習也強調學生對全球性議題的多元理解與批判思考能力,113學年度臺北市公立高中已有西松高中、中正高中及育成高中等3間IB學校,並計33所高中職學校參與國際課程,超過5,000名學生受益。


西松高中是全國第一所提供國際文憑(IB)課程學校,112學年度首屆畢業學生中有13位進入海外大學深造,現場也連線到今年度獲美國普度大學心理學系錄取的羅同學,他表示相較於一般傳統高中課程,IB課程時間及內容運用彈性比較高,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及節奏修習課程,且上課方式多以實驗及實際操作方式進行。另外,IB課程所強調的知識論有助於在學習當中,培養學生以不同的切入點探討與思考,且由於課程的時間彈性比較高,因為在高二、高三每個人都修不同的課程,沒有課的時候就有空白的自習時間。


教育局湯志民局長表示,臺北市作為首都,是國際化資源最能夠扎根及運用之城市。臺北市將持續讓學生有更多國際教育與交流之機會。教育局為建置友善雙語之校園環境,提供學校相關軟硬體活用於雙語教學,113年補助雙語教育學校情境建置共計46校3,766餘萬元,並強化外師與情境之交融(如Language Corner),讓學習情境更加生活化。


臺北市國際教育中心將繼續在現有基礎上深化國際教育的推動,並著力於打造更多的跨國學習與交流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學校內就體驗到國際化教育的實際應用。串聯從小學到高中,讓臺北市的學生都能夠在各自的學習階段中,逐步提升語言、跨文化理解力及全球視野。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