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走春新亮點!廣慈社宅公共藝術邀您體驗藝術與生活的交融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都市設計科發稿日期:114年01月20日
聯絡人:謝佩珊科長
聯絡電話:02-2725-8275
新年走春新亮點!廣慈社宅公共藝術邀您體驗藝術與生活的交融
「金蛇來報喜,幸福『蛇』到家」新年團聚時光,除了圍爐和家人共享美好,也別忘了走春感受城市的美好風景!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特別推薦廣慈博愛園區社會住宅的公共藝術作為春節走春首選,以獨特的藝術視角,串聯自然、文化與社區生活。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自110年起執行迄今,以「我們在家」為策展主題,藝術為橋梁,串聯居民與園區的歷史記憶,同時透過多元創作與互動,讓公共空間成為彼此交流與共創的場域。不僅促進鄰里連結,也讓藝術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創造出一個屬於廣慈社宅的獨特風貌。
如今計畫即將進入尾聲,春節期間廣慈博愛園區不僅是走春的好選擇,更有豐富的展覽內容等您來探索。園區內展示多件永久性公共藝術作品和「公共藝術總成果展」(展期1/9~2/10)靜態展覽,展出內容包括藝術創作成果紀錄及民眾參與公共藝術的歷程。
此次展出的永久性作品,包括藝術家曾令理以及偶然設計的《孢燈》與藝術家蔡慧盈的《揚揚》(《社區精神旗幟》第一組旗幟)。其中《孢燈》以蕈類與孢子的造型作為自然形象的擬態,呼應並強化場域作為連結自然與社宅綠廊的特性;而《揚揚》則由藝術家與廣慈居民共同創作,透過隨風飄動的旗幟引導居民感受社宅與社區的環境特性,重溫並創造新的記憶,凝聚地方認同與情感。
此外,還有推出期間的限定臨時性作品。如藝術家游文富的《溫暖的載體》,以竹編裝置結合自然材質與老榕樹空間,陽光與竹篾交織,展現輕盈且溫暖的視覺效果;藝術家Florian Claar與林強合作的《遷徙博物館》,透過採集居民的遷徙故事與夢境,打造出一座聚焦眾人之聲的藝術場域。公共藝術總成果展,藝術家透過融合自然與人文,提供視覺與聽覺的多重藝術體驗,歡迎市民朋友走訪拍照留念,紀錄這段難得的藝術旅程。
更多活動資訊,請詳:
FB粉絲專頁「我們在家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75599209682
- 記者:台北市政府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