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六都首個縣市 嘉市淨零排放永續管理自治條例三讀

記者陳致愷/嘉義報導


非六都首個縣市 嘉市淨零排放永續管理自治條例三讀
嘉義市議會三讀通過「嘉義市淨零排放永續管理自治條例」,成為非六都首個將2050淨零排放,正式列入地方自治法規縣市/陳致愷翻攝

嘉義市議會三讀通過「嘉義市淨零排放永續管理自治條例」,成為非六都首個將2050淨零排放,正式列入地方自治法規縣市。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淨零排放永續管理自治條例,有嘉義市全體市民的期待,今年以「新永續。出發」為題,一起朝永續發展啟程。

市府指出,淨零排放已成為國際共識,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前於112年2月15日公布施行,並將2050年淨零排放提升至法律規範。嘉義市府以自治條例具體呈現自身施政的期許,以更積極的態度引領城市走向淨零,獲得市議會支持。

黃敏惠表示,永續發展是大家的事情,現在做的事會影響以後的未來,這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這個自治條例有嘉義市全體市民的期待,今年以「新永續。出發」為題,讓我們一起朝永續發展啟程。

市府環保局長李佳禾表示,考量到嘉義市城市特性,人口密度高,碳排放多以住商用電,交通用油為主,因此條例核心以能源及生活轉型為對策主軸,與轄內產業及市民關聯密切。優先推動住商節電、交通運具高度電動化,持續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同時打造電動化及無碳化運具的友善環境,並落實一次性用品減量,引導民眾更低碳且珍惜資源的永續生活習慣。

嘉義市府配合氣候變遷因應法規範,採跨局處分工架構,結合嘉義市十大旗艦計畫「新永續淨零」內涵,由市府各局處共同研商,並分工戮力推動淨零市政;該自治條例計有5章35條,立法重點包括總則、溫室氣體減量、氣候變遷調適、推廣淨零永續及附則,並明定嘉義市應於2050年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

市府表示,該自治條例推動亮點除推動之配套措施外,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亦入法中,展現與氣候變遷因應法一同努力推動決心;有別於其他縣市,嘉義市率先推出校園零排放接送區,於未來規劃國小及國中增設零排放接送區,以不影響既有方式接送下,鼓勵採步行,低碳或無碳化的方式通學。

另,該自治條例亦規範一次性用品等,以達減塑環保的訴求;並鼓勵轄區機關社區取得低碳永續或淨零等相關認證與公開活動溫室氣體減量等作為。

更多新聞推薦

赴中禁團令6/1起上路但有條件放寬 政院:6/1前已規劃的團可繼續執行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