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青秧插滿田、後退原來是向前 社頭農會食農教育學童插秧體驗趣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手握青秧插滿田、後退原來是向前 社頭農會食農教育學童插秧體驗趣

食農教育法在111年立法通過後,彰化縣社頭鄉農會就非常用心在推動,已連續三年辦理從農向下紮根「手握青秧插滿田、後退原來是向前」的食農插秧體驗活動,27日特別由清水及朝興國小畢業班的同學、師長及家長一同來體驗插秧並認識多元的米食與運用,一起來推動食農教育,讓學童了解從產地到餐桌及食與農的關係。

此次,社頭農會與公所為了推動社頭鄉的休閒觀光,今年特別選在社頭最美的一條道路「杜鵑花大道」旁的水田來辦理,以呈現古時農夫耕作的美景,來辦理親子插秧體驗活動,這個活動除了培養親子間的互動外也讓學童親身體驗插秧的過程後了解農夫的勞動精神,農會當天也邀請在地耆老來下田指導,讓孩子們擔著傳統的飯擔-割稻飯、牽著農夫的好朋友-水牛進入田裡。


手握青秧插滿田、後退原來是向前 社頭農會食農教育學童插秧體驗趣

手握青秧插滿田、後退原來是向前! 社頭鄉農會食農教育學童插秧體驗趣

在插秧前我們也遵循著傳統,由農會總幹事蕭良珍及鄉長蕭浚二帶領著大家以拜田頭儀式感謝上天讓今年農產豐收,並表達對自然的崇敬和感恩之情,隨後讓孩子們脫下球鞋、捲起褲管,手握青秧,腳踏淤泥,逐步體驗農夫的辛勞。


手握青秧插滿田、後退原來是向前 社頭農會食農教育學童插秧體驗趣

總幹事蕭良珍表示,為了讓孩子能更深入體驗農村文化,也特地由台灣的象徵-水牛陪同孩子們一起體驗傳統農村農民與水牛合力犁田的過程,讓他們更加認識水牛與傳統農村文化的緊密關係。也讓孩子們能夠直觀地體驗到農業勞動的辛勞。透過活動讓學子們更加融入農忙的情境中,深刻體悟到「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並在插秧後偕同水牛清洗一身的泥濘也卸去一身的疲憊。


手握青秧插滿田、後退原來是向前 社頭農會食農教育學童插秧體驗趣

在台灣傳統的農耕環境中,老一輩的智慧往往呈現在各種古老的農具中,如犁、牛擔、秧船與秧擔等工具。透過展示介紹這些傳統的農具與艱苦的農務工作相結合,可讓孩子們認識到傳統農夫智慧的結晶,傳承傳統農村文化啟發他們開放的思維及培養無限的創造力。


手握青秧插滿田、後退原來是向前 社頭農會食農教育學童插秧體驗趣

在插秧體驗後現場農會也請家政班的姊妹們準備了傳統的田頭飯菜給孩子品嘗,讓學子們更加融入農忙的情境中,以培養勤儉惜物的良好習慣,強化米食文化,增加孩子們對米食的認同與喜愛,在日後每吃著白米飯、聞著米粒香,更能感念農民們的辛勞。

更多新聞推薦

嘉義火車站街友打死人 嘉院國民法官審理判刑7年10月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